查作网

2025中考语病技巧有哪些新考点?

第一部分:核心诊断法——“两步走”战略

拿到一个病句,不要慌,两步走”战略:先找主干,再理枝叶

中考语病技巧-图1

第一步:压缩句子,找出主干(主语 + 谓语 + 宾语)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暂时去掉,只留下最核心的主干,很多语病,尤其是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在这一步就能暴露出来。

例句: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1. 找主干: 谁做了什么?
    • “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 “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主干完整。
  2. 分析问题: 主干没问题,那问题一定出在修饰成分上,看句首的“通过……使……”,这是一个经典的病因。

常见病因一:成分残缺

  • 缺主语: 最常见!介词结构(“通过”、“经过”、“对于”、“、“在……上/下”等)作状语时,容易掩盖主语。

    • 病因分析: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状语,“使”是一个动词,但它不能作主语,整个句子缺少一个真正的主语。
    • 修改方法: 删掉“通过”和“使”中的一个。
      • 删“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 删“使”: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 缺谓语/宾语: 相对少见,但也要注意。

    • 例句: 他就任以后,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问题: “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面,缺少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或结果,可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更完整的表达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缺宾语)

第二步:理清枝叶,看修饰成分

主干没问题,就要仔细检查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枝叶”了,它们常见的毛病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常见病因二:搭配不当

这是最高频的考点!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之间都要搭配。

  • 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的动作/状态和谓语不匹配。

    • 例句: 深夜,远处的灯塔在黑暗中闪烁着明亮的眼睛。
    • 问题: “灯塔”不能“闪烁着眼睛”。“灯塔”能“闪烁光芒”。
    • 修改: 深夜,远处的灯塔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它后面的宾语不匹配。

    • 例句: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问题: “发扬”可以和“传统”搭配,但“继承”和“传统”更常用,顺序不当导致别扭,或者“发扬”和“精神”搭配,“继承”和“传统”搭配。
    • 修改: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修饰词和被修饰的词不匹配。

    • 例句: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浮现在我的眼前。
    • 问题: “笑容”是具体的,可以说“浮现在眼前”。“精神”是抽象的,通常说“萦绕在心头”。
    • 修改: 他那和蔼可亲的精神,萦绕在我的心头。

常见病因三:语序不当

词语或分句的顺序不符合逻辑或习惯。

  • 定语语序不当: 多个定语修饰一个中心词,顺序通常是:领属性(谁的)+ 描绘性(什么样的)+ 数量性(多少)+ 性质名词

    • 例句: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语文老师
    • 问题: “一位”(数量性)放在了最前面,应该放在“有20多年教学经验”(描绘性)后面。
    • 修改: 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老师
  • 状语语序不当: 多个状语修饰一个中心词,顺序通常是:目的/原因 +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情态 + 对象

    • 例句: 昨天在教室里他**认真地对我讲解了这道题**。
    • 问题: 这个顺序基本正确,如果改成“在教室里昨天他认真地对我讲解了这道题”就错了。

常见病因四:不合逻辑

句子在意义上讲不通。

  • 自相矛盾: 前后意思冲突。

    • 例句: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扫黄打非”的专项斗争,近200余人落网。
    • 问题: “近”和“余”都表示“不到”,后面又跟了“200余人”,矛盾了。
    • 修改: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扫黄打非”的专项斗争,近200人落网。 / 200余人落网。
  • 分类不当: 把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放在一起。

    • 例句: 这个学校的图书馆里,有许多文学、历史、科技和小说等书籍。
    • 问题: “小说”属于“文学”的一种,不能和“文学”并列。
    • 修改: 这个学校的图书馆里,有许多文学、历史、科技类书籍。
  • 否定不当: 多重否定导致意思相反。

    • 例句: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 问题: “防止”本身有“使……不发生”的意思,后面又跟了“不再发生”,等于“让事故再次发生”,意思反了。
    • 修改: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第二部分:高频考点速查表(“小抄”)

病因类型 核心特征 典型标志词/句式 修改原则
成分残缺 句子结构不完整 “通过……使……”“对于……“在……上/下” 删掉多余介词,补充缺少成分
搭配不当 词语组合不合习惯 主谓(眼睛闪烁光芒)、动宾(发扬精神)、定中(沉重的心情) 换掉不搭配的词,调整语序
语序不当 词序不符合逻辑 多个定语(数量、性质)、多个状语(时间、地点) 按照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不合逻辑 意思矛盾或分类错误 “近/约”和“余”“防止/避免不……”“和、以及”连接同类项 理清逻辑关系,删除矛盾词
表意不明 歧义,有两种以上理解 “和、或”“的”、指代词“这、那” 明确关系,补充说明,更换词语
句式杂糅 两种句式混在一起 “原因是……造成的”“本着……为原则” 保留一种说法,删掉另一种

第三部分:实战演练与“诊断流程”

拿到一个病句,按照这个流程来,效率最高!

流程:看标志 → 找主干 → 查枝叶 → 定病因 → 下药方

【例题1】 原句: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 看标志: 句首有“通过……”,有“使”,立刻警惕成分残缺(缺主语)
  2. 找主干: 压缩后是“使我认识到……”,明显缺主语。
  3. 查枝叶: “通过这次活动”是状语,“使”是动词,两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