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是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技巧,尤其在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的今天,掌握有效的沟通、组织和引导方法,能让党群工作事半功倍,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为王:让理论传播“活”起来** 是党群工作的核心,如何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内容,是首要技巧。

-
精准解读,避免照本宣科:面对不同群体,解读方式应有侧重,对基层群众,要用家常话、大白话,结合他们关心的民生实事进行讲解;对青年群体,可以结合网络热点、新兴科技进行类比,激发共鸣;对企业职工,则应联系行业发展、岗位建功进行阐释,关键在于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个体体验。
-
故事化表达,增强情感链接:数据是骨架,故事是血肉,善于挖掘和讲述先进典型、感人故事,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展现理想信念的力量,在宣传脱贫攻坚精神时,与其罗列数字,不如生动讲述一位基层党员带领村民寻找致富门路的曲折过程,这样的故事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
形式创新,拥抱新媒体: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H5、信息长图等新媒体形式,一部精心制作的微党课视频、一次与基层党员的连线直播、一套解读最新政策的信息图,其传播效果远胜于长篇累牍的文字材料,内容形式要紧跟时代步伐,贴合受众的阅读习惯。
渠道为桥: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阵地 需要合适的渠道才能触达受众,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
线下阵地做实做暖: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物理空间不应只是挂牌场所,而要成为有温度、有活力的“党员之家”、“群众之家”,可以通过设立图书角、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志愿服务、举办邻里节等活动,使其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枢纽。
-
线上平台做活做新:建好用好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组织群等线上平台,定期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开展线上互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我为发展献一策”征集活动,或利用小程序组织线上知识竞赛,提高参与度,平台的运营要注重互动性和服务性,而非单向灌输。
-
数据赋能精准触达:在合规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利用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党员群众的关注点和需求,通过分析公众号文章的阅读完成率和点赞评论数据,可以判断哪些类型的内容更受欢迎,从而进行内容创作的优化,实现更精准的信息推送和服务提供。
方法为要:提升沟通与服务效能
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提升党群工作质量的“催化剂”。
-
倾听与反馈的艺术: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要创造让群众敢于说话、方便说话的氛围,通过设立意见箱、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民意,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形成沟通的闭环,这不仅能解决问题,更能赢得信任。
-
分类指导与个性化关怀:党员和群众的情况千差万别,对于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年轻党员、困难群众等不同群体,需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加强分类指导,提供个性化关怀,如为流动党员建立网上党支部确保学习不掉线,为困难群众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让工作更精细、更贴心。
-
联动协同形成合力:党群工作不是单一部门的职责,需要打破壁垒,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加强联动协作,通过资源共享、活动联办、难题共解,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大党群”工作格局,放大工作效应。
数据为镜:衡量成效与洞察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运用数据来评估工作成效、洞察群体心态变化,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技巧,通过分析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报告,可以为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以下表格梳理了近期与党群工作相关的一些宏观社会动态数据,可供参考:
| 数据领域 | 具体表现(举例) | 数据来源 | 对党群工作的启示 |
|---|---|---|---|
| 网民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线上党群阵地建设至关重要,需特别关注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和内容适配,消除数字鸿沟。 |
| 政务新媒体发展 | 截至2023年12月,经过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达14.3万个,政务抖音号达2.6万个,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利用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互动交流、提供服务。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党群组织需积极融入主流政务新媒体平台,提升运营水平,将其打造成政策解读、民意沟通、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
| 志愿服务参与 | 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显示,近年来实名志愿者数量持续增长,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在社区治理、扶贫济困、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民政部及相关公开报道 | 党群组织应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搭建更多便于党员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平台,并将其作为考察、锻炼党员的重要场景。 |
| 职工权益关注 | 全国总工会开展的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职工技能提升、工作生活平衡等是当前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党群工作需密切关注劳动者需求变化,尤其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相关政策完善和落实。 |
(注:表格内数据为举例性质,实际工作中应引用最新发布的权威数据报告。)
这些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结构和公众需求的变化,党群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学会从海量信息中捕捉趋势,使工作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网民规模的庞大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引导;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我们提升线上服务能力的方向;志愿服务数据的增长则鼓励我们设计更丰富的实践载体。
做好新时代的党群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又意义非凡的任务,它要求我们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更是耐心的倾听者、贴心的服务者和创新的实践者,技巧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核心在于一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心,只有在内容上求“深”,在渠道上求“广”,在方法上求“实”,在洞察上求“准”,才能不断拉近与党员群众的距离,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与力量,共同推动事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