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个令人难忘的喜剧人物,就像是打造一件精密的乐器,需要技巧、理解和大量的实践,一个好的喜剧人物不仅仅是“好笑”,他/她有自己的逻辑、魅力和深度,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以下是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喜剧人物创造技巧,从核心理念到具体执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 —— 喜剧的根源
在动手之前,先理解喜剧的本质,喜剧通常源于以下几种冲突:
- 期望与现实的错位:人物的行为、言语或身份与观众的期望背道而驰。
- 优越感与尴尬:观众比人物更清楚情况,看着人物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感到尴尬又好笑。
- 重复与升级:一个行为模式或笑点被反复使用,但每次都比上一次更夸张、更失控。
- 社会规则的颠覆:人物公然打破社交礼仪或社会规范,其带来的混乱就是笑料。
喜剧人物不是为了好笑而存在,而是他/她的“内在逻辑”导致了好笑的结果。
第二部分:人物创造的六大支柱
这是创造喜剧人物的六个核心维度,你可以像填写问卷一样,逐一深入挖掘。
核心欲望与核心缺陷
这是人物的发动机和刹车,一个强大的人物,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且相互冲突。
- 核心欲望:他/她最想要什么?这个欲望必须是具体的、强烈的。
- 例子: 贪吃的胖子想要减肥;胆小鬼想要英雄般的生活;失败者想要成功。
- 核心缺陷:是什么阻碍了他/她实现欲望?这个缺陷通常是人物的“喜剧开关”。
- 例子: 贪吃但意志力薄弱;胆小但总爱吹牛;失败者因为懒惰而失败。
练习: 为你的人物写一句话设定:“一个[身份]的[人物],他/她最大的愿望是[欲望],但他/她最大的问题是[缺陷]。”
范例:“一个总想成为严肃演员的莎士比亚戏剧专业学生,他最大的愿望是在百老汇一炮而红,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他一紧张就会说脱口秀式的俏皮话,完全破坏了戏剧氛围。”
强烈的观点与世界观
喜剧人物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扭曲的、极端的,他们有一套自己坚信不疑的、荒谬的逻辑。
- “非黑即白”的绝对化:他们用非常简单、绝对的规则来解释复杂的世界。
- 例子: 《生活大爆炸》的谢尔顿:“协议是神圣的!”
- 偏执的执着:对某个微不足道的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坚持。
- 例子: 《摩登家庭》的菲尔:“对,我就是那个能帮你把沙发搬上楼的人,我叫菲尔·邓菲。”
- 独特的价值观:他们把别人觉得不重要的事情看得很重,反之亦然。
- 例子: 一个角色可能为了在电影里找到穿同一件衣服的群演而兴奋不已,却对家人的生死漠不关心。
练习: 让你的人物对三个日常事物发表看法:天气、咖啡、排队,他的观点应该与常人截然不同。
独特的语言与口头禅
语言是人物最直接的体现,一个喜剧人物说话的方式本身就很有戏。
- 独特的词汇/俚语:他/她可能会自己创造一些词,或者用一些非常老派的、新潮的、甚至错误的词语。
- 口头禅/习惯性短语:在特定情境下会反复出现的句子。
- 例子: 《武林外传》的白展堂:“额滴神啊!”
- 说话节奏与口音:说话是快是慢?是结巴还是语速飞快?有没有奇怪的口音或发音?
- 不合时宜的引用:总是用名人名言、电影台词或商业术语来解释生活中的小事。
练习: 写一段你的人物在餐厅点餐的对话,注意他/她如何与服务员交流,如何描述自己想要的菜品。
标志性动作与肢体喜剧
“身体比语言更诚实”,对于喜剧人物尤其如此。
- 标志性小动作:紧张时会做什么?得意时会做什么?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可以瞬间定义人物。
- 例子: 《老友记》的钱德勒紧张时会用双手捂住嘴;憨豆先生的所有动作都充满夸张的笨拙感。
- 不协调的肢体:身体语言与言语内容不符,比如嘴上说“我很好”,但身体却在发抖。
- 笨拙或过于灵活:人物要么笨手笨脚,要么动作奇怪地敏捷。
练习: 想象你的人物在拿到一个新手机时,他会如何拆开包装、设置指纹?这个过程的细节充满了喜剧潜力。
背景故事与秘密
人物的行为总有根源,一个有趣的过去或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能极大地丰富人物层次。
- 一个“解释一切”的童年创伤:为什么他现在这么抠门?(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为什么他这么怕老婆?(因为母亲很强势),这个创伤不一定真实,但人物坚信它。
- 一个荒诞的过去:他声称自己曾是一名间谍,其实只是在餐厅做过服务员,他坚持认为自己曾和某个名人约会过。
- 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如果暴露,会让他颜面尽失,因此他会做出一系列可笑的掩盖行为。
练习: 写下你的人物最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三个秘密,无论多么荒谬。
人物关系
喜剧很少在真空中发生,人物与他人的互动是制造冲突和笑料的最佳舞台。
- “鱼”与“水”的组合: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比如一个洁癖和一个邋遢鬼。
- 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一个总想占便宜,一个总是吃亏;一个上司,一个下属。
- “捧哏”与“逗哏”:一个提出荒谬的想法,另一个用正常的逻辑去回应,从而产生笑料。
练习: 让你的人物和他最好的朋友、他最讨厌的人、他的家人分别进行一次简短的对话,观察他在不同人面前是否展现出不同的一面。
第三部分:从概念到实践的技巧
有了以上支柱,你可以开始具体操作了。
反向思考
“正常”的东西不好笑,试试从反面入手。
- 问自己: 一个最勇敢的人会是什么样?(可能是毫无来由的、匹夫之勇的莽夫)
- 一个最聪明的人呢? (可能是无法与普通人沟通、生活常识为零的书呆子)
- 一个最善良的人呢? (可能是那种“为你好”到让你窒息、不断干涉你生活的“道德绑架者”)
夸张,夸张,再夸张
将你人物的一个特质放大到极致,如果他有点抠门,那就让他连卫生纸都要按张数使用;如果他有点自恋,那就让他每天花三小时自拍并P图。
赋予人物一个“任务”
给人物一个具体的目标,然后让他的核心缺陷不断地妨碍这个任务,喜剧就产生了。
- 任务: 想在婚礼上做一个感人的发言。
- 缺陷: 一紧张就会讲黄段子。
- 结果: 婚礼发言变成了一场灾难性的脱口秀。
即兴表演与试错
写出来的东西是死的,演出来才是活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演绎这个人物。
- 改变语速: 用慢速说一句俏皮话,看看效果。
- 改变肢体: 用一个夸张的姿势代替一个简单的动作。
- 找人即兴: 找一个朋友,根据你的人物设定进行即兴对话,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第四部分:经典喜剧人物原型(可作为灵感来源)
- 小丑:通过夸张、出格的行为引人发笑,代表:憨豆先生。
- 傻瓜:天真、单纯,不理解世界的复杂规则,因此常常做出啼笑皆非的事,代表:阿甘。
- 自大狂:极度自负,把自己看得过高,现实却不断打脸,代表:谢尔顿·库珀。
- 倒霉蛋:总是被卷入各种麻烦,努力挣扎但结果更糟,代表:周星驰电影里的很多角色。
- 守财奴:对金钱或财物有病态的执着,为此做出很多可笑的事,代表:葛朗台。
- 装腔作势者:总想装得比实际上更有身份、更有文化,但漏洞百出,代表:《破产姐妹》的Sophie。
创造一个伟大的喜剧人物,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不要只想着“怎么让他好笑”,而要问自己: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怪人’,他会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