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年施工洽商如何高效避坑?最新技巧速看!

以下我将从心态、流程、技巧、禁忌四个维度,为您系统地梳理施工洽商的技巧。

施工洽商技巧-图1


核心心态:从“对手”到“伙伴”

在开始任何洽商前,首先要调整心态,洽商的双方(总包与分包、总包与甲方、总包与监理等)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但在项目目标上是一致的——把项目干好

  • 摒弃“零和博弈”:不要总想着“我多赚一块,你就少赚一块”,成功的洽商是“双赢”或“多赢”,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共同解决问题。
  • 建立长期合作意识:建筑业圈子很小,今天的对手可能是明天的伙伴,保持专业、诚信的形象,比一次洽商的得失更重要。
  •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焦点放在“如何解决当前问题”上,而不是“谁的错”,追究责任是下一步的事,首要任务是消除障碍,保证施工。

洽商全流程与关键技巧

洽商是一个有准备、有执行、有跟进的完整过程。

事前准备 - 成功的基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洽商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1. 吃透合同与图纸

    • 合同是“尚方宝剑”:反复研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工程范围、计价方式、变更洽商程序、工期延误、索赔等关键条款,你的所有诉求都必须在合同框架内找到依据。
    • 图纸是“事实依据”:熟悉全套施工图纸,将现场实际情况与图纸进行比对,找出差异点、遗漏点、不合理点,这是洽商最核心的依据。
  2. 收集充分证据

    • 现场记录:洽商事件发生时,立即用照片、视频记录下现场情况、问题部位、影响范围,照片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参照物。
    • 书面文件:收集所有相关的往来函件、会议纪要、施工日志、监理通知单、甲方指令等,这些文件能形成证据链。
    • 数据支撑:对于费用洽商,要准备好详细的成本分析,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单价和数量;管理费、利润的计算依据;对工期影响的量化分析(如关键线路延误天数)。
    • 规范标准:引用国家或行业规范作为技术洽商的依据,说明“为什么必须这么做”。
  3. 明确洽商目标与底线

    • 设定理想目标:你希望通过这次洽商达到的最佳结果是什么?(增加费用XX万,延长工期X天)。
    • 设定可接受目标:一个比较现实、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是什么?
    • 设定底线:你的最低要求是什么?如果对方的要求低于你的底线,你是否有备选方案或退出机制?
  4. 分析对方情况

    • 对方是谁? 是甲方、监理还是分包?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甲方可能更关注成本和工期,监理更关注质量和安全)。
    • 对方的“痛点”是什么? 他们目前面临什么压力?了解对方的处境,有助于找到共同利益点。
    • 谁是决策者? 洽商时一定要找到有签字权的关键人物,避免无效沟通。

洽商执行 - 沟通的艺术

  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

    • 时机:避免在对方焦头烂额或心情不佳时去谈,可以选择在一个阶段性工作完成后,或双方都比较放松的时机。
    • 场合:对于重大洽商,选择正式的会议室,营造严肃、专业的氛围,对于小问题,可以灵活处理。
  2. 清晰、准确地陈述

    • 先说事实,再说观点:开门见山,陈述事实。“根据合同第X条和图纸第Y页,现场实际情况是Z,这与合同/图纸不符,导致了A、B、C问题发生。”
    • 使用“我”句式,而非“你”句式:将指责性语言转化为陈述性语言。
      • 不要说:“你们设计的这个梁根本不合理!”
      • 要说:“我们发现按照这个设计施工,在现场遇到了XX困难,可能会导致XX质量问题,我们建议是否可以调整为XX方案?”
    • 突出“共赢”:强调你的方案对项目整体的好处。“如果我们按这个方案调整,不仅能保证结构安全,还能为后续施工节省3天时间,避免了返工的风险。”
  3. 学会倾听与提问

    • 积极倾听:给对方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不要打断,听懂对方的真实意图、顾虑和底线。
    • 有效提问:通过提问来澄清信息、引导思路。“您能具体说明一下为什么不同意这个方案吗?”“如果我们能在X天内完成调整,您看是否可行?”
  4. 灵活运用策略

    • 利益交换:如果对方在某方面不愿让步,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关于费用问题,我们可以按您说的标准执行,但希望工期上能给予我们3天的顺延。”
    • 分解问题:如果洽商内容复杂,可以将其拆分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降低谈判难度。
    • 声东击西:先谈一个次要问题,作为筹码,再切入核心问题。
  5. 控制情绪,保持专业

    • 无论对方态度如何,始终保持冷静、礼貌、专业的态度,情绪化是洽商的大忌。
    • 如果气氛紧张,可以提议暂停,“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都需要再想一想,不如先休息10分钟。”

事后跟进 - 落地保障

  1. 形成书面纪要

    • 洽商结束后,立即整理一份《洽商会议纪要》《会议备忘录》
    • 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讨论议题、各方观点、达成的共识或决议、下一步行动项(谁来做,何时完成)。
    • 纪要要清晰、无歧义,特别是涉及到费用和工期的数字,必须反复核对。
    • 尽快将纪要发送给所有参会人员,并请对方确认签字,这是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2. 及时走完流程

    • 根据合同规定,及时提交正式的《工程洽商单》《现场签证单》,附上所有准备好的证据材料。
    • 跟进审批流程,对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避免文件石沉大海。
  3. 做好归档

    将所有与此次洽商相关的文件(原始记录、函件、会议纪要、审批单等)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结算使用。


不同类型洽商的侧重点

  • 技术洽商(如:设计变更、施工方案优化)

    • 重点安全性、可行性、经济性
    • 技巧:多用数据和规范说话,进行多方案比选,突出新方案的优势(如更安全、更快、更省钱)。
  • 经济洽商(如:合同外零星用工、材料价差)

    • 重点依据充分、计算准确
    • 技巧:报价要合理,有市场询价依据,可以适当让利,换取对方的快速审批。
  • 工期洽商(如:顺延工期、赶工措施费)

    • 重点责任清晰、影响量化
    • 技巧:用网络计划图(如P6、Project)清晰展示事件对关键线路的影响,计算出具体的延误天数,并明确是“非承包商原因”导致的。

绝对禁忌

  1. 忌无准备上阵:没有证据、没有方案的洽商等于“裸奔”,必败无疑。
  2. 忌越级沟通:除非情况紧急,否则应遵循项目管理流程,与对口岗位沟通,避免打乱对方工作节奏,引起反感。
  3. 忌态度蛮横:强硬的态度只会激化矛盾,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关闭沟通的大门。
  4. 忌轻信口头承诺:“回去我给你批”、“这个事好说”,这些话在工程上毫无意义,一切以书面签字确认为准。
  5. 忌“一次性”思维:把所有问题都堆在一次洽商里谈,容易导致重点不突出,一个也谈不下来,分清主次,逐个解决。

施工洽商是一门融合了技术、商务、法律和心理学的综合艺术,其最高境界不是“唇枪舌剑”的胜利,而是**“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