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则:防晒至上!
夏季护肤的重中之重,没有之一,紫外线是皮肤衰老、长斑、长痘的元凶。

-
选择合适的防晒霜:
- SPF值: 建议选择 SPF30-50,SPF50+并非不能选,但SPF30足够应对日常通勤,数值越高,对皮肤的负担也可能越大。
- PA值: 选择 PA+++ 或 PA++++,防护UVA(导致晒黑、衰老)的能力更强。
- 质地: 夏季推荐选择 清爽、控油、不油腻 的质地,如乳液、啫喱或喷雾型,避免使用厚重的霜状防晒。
-
足量涂抹:
- 脸部用量大约需要 一枚一元硬币大小,才能达到产品标注的防护效果,用量不足等于白涂。
- 不要忘记涂抹脖子、耳朵、后颈等容易被忽略的部位。
-
及时补涂:
- 户外活动: 每2小时补涂一次。
- 游泳或大量出汗后: 即使是防水防晒,上岸或擦干汗后也应立即补涂。
- 室内办公: 如果靠窗或长时间待在室内,建议中午也补涂一次。
-
硬防晒辅助:
- 防晒霜是最后一步,物理遮挡同样重要。
- 必备装备: 遮阳帽、太阳镜、防晒伞、防晒衣、冰袖。
基础护肤三部曲:精简、清爽
夏季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基础护肤应以“清爽”和“补水”为主,避免给皮肤增加过多负担。
清洁:温和但彻底
- 产品选择: 使用 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皂基洁面,它会把皮肤健康的皮脂膜洗掉,导致“外油内干”。
- 清洁频率: 每天早晚各一次即可,如果白天出汗特别多,可以用清水或温和的洁面巾擦拭,晚上再进行正式清洁。
- 水温: 使用 温水 洗脸,过热或过冷的水都会刺激皮肤。
爽肤水:补水、舒缓、二次清洁
- 产品选择:
- 油性/混合性皮肤: 选择 清爽型、控油型 的爽肤水,含有金缕梅、茶树等成分。
- 干性/敏感性皮肤: 选择 补水、舒缓、镇静 型的爽肤水,含有玻尿酸、神经酰胺、积雪草、马齿苋等成分。
- 使用方法: 可以用化妆棉湿敷在容易出油的T区或晒后发红的部位5-10分钟,进行集中补水舒缓。
乳液/面霜:锁住水分,轻薄透气
- 产品选择: 夏季应 减少面霜的使用,或者换成质地极其轻盈的乳液、凝霜或啫喱。
- 核心功能: 选择以 “补水保湿” 为主,避免过于滋养、油腻的款,含有玻尿酸、甘油、角鲨烷等成分的保湿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 使用方法: 取适量于掌心乳化后,轻轻按压在脸上,帮助吸收。
进阶护肤:按需选择,精简高效
夏季皮肤问题多,进阶护肤要“对症下药”,并且要精简,不要叠加太多产品给皮肤压力。
控油祛痘:重点关照T区
- 产品: 选择含有 水杨酸、烟酰胺 等成分的精华或局部点涂产品。
- 频率: 从低频率(如隔天一次)开始建立耐受,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 注意: 痘痘肌也要做好保湿,水油平衡才能减少出油。
深层清洁:定期进行
- 产品: 使用 清洁面膜(泥膜),如高岭土、膨润土成分的泥膜。
- 频率: 油性皮肤每周1-2次,干性/混合性皮肤每1-2周1次。
- 部位: 只用在T区、下巴等容易堵塞毛孔的区域,避开脸颊等干燥部位。
美白提亮:对抗紫外线后的“后遗症”
- 产品: 在做好防晒的基础上,可以使用 维生素C(VC) 美白精华,VC及其衍生物有很好的抗氧化、提亮肤色和预防光老化的作用。
- 注意: VC类产品最好在 晚上使用,白天配合防晒,效果加倍且不易被氧化。
修复维稳:晒后急救和屏障保护
- 晒后修复: 如果不慎晒伤,立即用 冷水 或 冰袋 冷敷降温,然后使用含有 芦荟、积雪草、B5(泛醇) 等舒缓成分的修复产品。
- 日常维稳: 对于敏感肌,夏季护肤应以“维稳修复”为主,简化护肤步骤,使用成分简单、有修复屏障功能的护肤品。
生活习惯:内外兼修
- 多喝水: 夏季新陈代谢快,容易流失水分,每天保证1.5-2升的饮水量,由内而外为皮肤补水。
- 清淡饮食: 减少高糖、高油、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会刺激皮脂腺分泌,加重痘痘和出油,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 保证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皮肤自我修复的最佳时间,尽量在11点前入睡。
- 保持卫生:
- 勤换枕套、毛巾。
- 出汗后及时用吸油纸或清水擦拭面部,避免汗液和油脂堵塞毛孔。
- 随身携带吸油纸,在T区泛油时轻轻按压,吸走多余油光。
夏季护肤黄金法则
- 白天: 温和洁面 → 爽肤水 → 美白精华(可选) → 乳液/凝霜 → 防晒霜(足量!)
- 晚上: 温和洁面 → 爽肤水 → 祛痘/修复精华(可选) → 乳液/凝霜
- 每周: 1-2次清洁面膜 + 随时随地补涂防晒
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根据自己皮肤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护肤方案,才能让皮肤在夏季保持健康、清爽、水润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