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一套非常全面、可操作的初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分为“三步走”战略、“五字诀”心法和“三遍读”法则,并附上实战演练,希望能帮你攻克难关!

核心思想:完形填空 = 语境 + 语法 + 逻辑
完形填空不是孤立地考查单词或语法,而是考查你在一个完整的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上下文是王道!
第一部分:“三步走”战略
这是解题的整体框架,帮你理清思路,不慌不乱。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1-2分钟)
- 目的:不要急着做题!先快速地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空格就跳过。
- 要做的事:
- 了解主题:文章是讲什么的?是故事、科普、书信还是日记?主题是什么?
- 理清人物:故事里有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 抓住线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很重要,能告诉你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 建立第一印象:对文章的整体情节和情感基调有个初步的感觉。
- 关键:这一遍读不懂没关系,目标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建立一个大概的框架。
第二步:逐句细读,初选答案 (5-8分钟)
- 目的:结合上下文,开始逐个击破空格。
- 方法:
- 先易后难:先做那些有明确上下文线索、语法结构清晰的空格。
- 瞻前顾后:每个空格都不是孤立的,一定要看它的前一句和后一句,甚至前后几句,答案往往就藏在这些句子中。
- 语法判断:分析空格在句子中的成分,判断它需要什么词性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 固定搭配:关注一些常见的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第三步: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2-3分钟)
- 目的:检查所选答案是否通顺、合理,确保全文逻辑一致。
- 方法:
- 代入检查:把所有选好的答案代入原文,再次通读一遍。
- 寻找“破绽”:读起来是否拗口?有没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前面说“happy”,后面突然出现一个“sad”,可能就是选错了。
- 调整优化:如果发现某个答案读起来很别扭,或者与上下文逻辑不符,要重新审视这个空格,结合全文语境再做判断。
第二部分:“五字诀”心法
这是在“三步走”战略中具体使用的解题技巧,可以帮你更快地找到答案。
找:找关键词
关键词是解题的“钥匙”,通常是空格前后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连词。
- 例子:He is very __. He always helps others.
helps others(帮助别人),关键词告诉你,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答案:
kind(善良的),friendly(友好的),helpful(乐于助人的)。
推:推断逻辑关系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判断,常见的逻辑关系有:
- 转折关系:
but,however,although,前后意思相反。- 例子:He is very rich, __ he is not happy.
- 分析:
rich(富有) 和happy(快乐) 形成对比。 - 答案:
but。
- 因果关系:
because,so,as a result,前因后果。- 例子:__ he was late, he mis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 分析:迟到是原因,错过电影是结果。
- 答案:
Because。
- 并列/递进关系:
and,also,not only...but also...,意思相近或递进。- 例子:I like apples, __ I like oranges too.
- 分析:喜欢苹果,也喜欢橘子,是并列关系。
- 答案:
and。
固:固定搭配
这是需要记忆的硬功夫,记住一些常见的搭配,能快速锁定答案。
- 动词短语:
look after(照顾),give up(放弃),put on(穿上),turn on(打开)。 - 介词短语:
in the morning(在早上),on time(准时),at school(在学校),listen to(听)。 - 固定句型:
It's time for sth.(是...的时候了),How about doing sth.?(做...怎么样?)。
排:排除法
如果遇到难题,一时想不出答案,就用排除法。
- 先排除语法错误的:比如空格需要动词,你就先把所有名词、形容词的选项排除。
- 再排除意思不符的:剩下的选项中,哪个最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和逻辑,就选哪个。
复:复读验证
这和“三步走”中的第三步一样,是确保万无一失的关键,选完后一定要读一遍,培养“语感”,看看是否流畅自然。
第三部分:“三遍读”法则
这是更精细化的阅读策略,让每一步都更扎实。
- 第一遍:速读,抓主旨。 (同“三步走”第一步)
- 第二遍:慢读,填空格。 (同“三步走”第二步)
- 遇到空格,先不急着选。
- 先读空格所在句。
- 再读空格前一句和后一句。
- 结合“五字诀”进行分析,做出选择。
- 第三遍:复读,查逻辑。 (同“三步走”第三步)
- 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 重点关注自己没把握的空格。
- 确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通顺,没有“逻辑硬伤”。
实战演练与技巧应用
让我们用一篇短文来实践一下。
短文:
My friend Tom and I decided to go hiking on a Saturday morning. We (1)__ up very early and met at the school gate. The weather was perfect. We walked along a small river and enjoyed the beautiful (2)__. Suddenly, Tom saw a little rabbit (3)__ in the grass. We were both very excited. We wanted to take a photo of it, but it was too (4)__. It ran away quickly. We felt a little (5)__, but we still had a great time.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文章讲的是“我”和汤姆去远足的经历,天气很好,看到了一只小兔子,但没拍成照片,不过玩得很开心,主题是一次愉快的户外活动。
第二步:逐句细读,初选答案
-
We (1)__ up very early...
- 分析:
up是副词,需要一个动词构成动词短语,表示“早起”。 - 技巧:固定搭配。
get up是“起床”的固定短语。 - 答案:
got(因为是过去时)。
- 分析:
-
...enjoyed the beautiful (2)__.
- 分析:
beautiful是形容词,修饰名词,空格处需要一个名词,指代远足时看到的风景。 - 技巧:找关键词。
hiking(远足),river(河)。 - 答案:
scenery(风景),view(景色),nature(自然)。scenery最贴切。
- 分析:
-
...Tom saw a little rabbit (3)__ in the grass.
- 分析:
in the grass是地点状语,空格需要一个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作定语,修饰rabbit,表示兔子“正在草里”的状态。 - 技巧:语法判断。
see sb. doing sth.是“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