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公交站广告创意

一个成功的公交站广告创意,必须能在3-5秒内抓住乘客的眼球,并传递核心信息。

公交站广告创意-图1

以下我将从创意策略、具体案例、执行技巧和不同行业应用四个方面,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公交站广告创意方案。


核心创意策略

好的创意往往遵循一个或多个核心策略:

互动体验式

让广告从“被看”变成“被玩”,通过简单的互动加深用户记忆。

  • 触控屏广告: 屏幕上展示产品(如汽车、手机),乘客可以点击查看不同颜色、配置,甚至进行虚拟试驾,可以加入小游戏,如“摇晃手机抽奖”。
  • 物理互动装置:
    • “撕拉”式: 广告牌设计成便签或创可贴的样子,乘客可以撕下一张带优惠券或二维码带走。
    • 触摸式: 比如一个模拟的“热巧克力杯”,乘客把手放上去,杯子会真的变热,并旁边出现广告语“XX热饮,温暖你的手心”。
    • 声音触发: 当有人靠近或触摸广告牌时,会播放预设好的声音或音乐。

场景共鸣式与乘客在公交站的即时状态和心情紧密结合,引发强烈共鸣。

  • 等车无聊: 广告牌上是一个巨大的二维码,旁边写着:“扫码玩一局,车来了再停。” 适合游戏、短视频APP。
  • 天气影响: 下雨天,广告牌上是一把虚拟的伞,旁边写着:“别让雨淋湿你的好心情,XX伞,陪你等每一班车。”
  • 疲惫通勤: 广告牌是一个舒适的沙发或床,旁边写着:“每天早上的战斗,从一杯XX咖啡开始。”
  • 信息焦虑: 广告牌是一个巨大的时钟,但时间显示的是“你的下一班车还有XX分钟”,旁边是实时更新的路况信息,体现品牌“懂你所需”。

视觉冲击式

利用巨大的画面、强烈的对比、巧妙的错位,制造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效果。

  • 超现实创意: 将产品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放大或融入环境,一个果汁饮料的广告,广告牌的“站台”部分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水果,仿佛真的在榨汁。
  • 3D立体效果: 利用透视和模型,让广告看起来是“破墙而出”的,一个汽车品牌,车头“冲”出广告牌,轮胎悬空,极具视觉张力。
  • 前后对比: 左边是“没使用我们产品”的狼狈场景(如头发凌乱、衣服皱巴巴),右边是“使用后”的精致场景,形成强烈反差。

故事叙事式

用一个小故事或一个连续的画面,让乘客在等待的几十秒内产生好奇和情感连接。

  • 分镜漫画式: 将一个广告做成两到三块相连的广告牌,像一个漫画小故事,第一块是人物遇到难题,第二块是使用产品解决问题,第三块是人物露出满意的笑容。
  • 悬念式: 第一块广告牌只展示一半画面或一个问号,引发乘客好奇“另一半是什么?”,下一站的广告给出答案。

幽默诙谐式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化解等待的枯燥,让人会心一笑,从而对品牌产生好感。

  • 自嘲式: 一家咖啡品牌的广告:“别用困倦的眼神看这个世界,先喝杯XX咖啡。” 配图是一个睡眼惺忪的人脸。
  • 夸张式: 一个外卖平台的广告:“别让你的肚子饿得像公交站一样空空如也。” 配图是一个巨大的、凹陷的肚子。
  • 玩梗式: 结合网络热梗或本地俚语,用广告牌的形式重新演绎,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具体创意案例参考

案例1:咖啡品牌(场景共鸣 + 视觉冲击)

  • 广告牌设计: 整个广告牌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冒着热气的马克杯,杯身是品牌Logo和Slogan,杯口“溢出”的咖啡液,在广告牌下方形成一小块“水渍”。
  • 文案: “早高峰的续命水,就在你手中。” 或 “别等车,先等这杯暖意。”
  • 互动: 杯身旁边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领取“早高峰专享优惠券”。

案例2:汽车品牌(视觉冲击 + 互动体验)

  • 广告牌设计: 一辆SUV的模型“冲”出广告牌,两个前轮悬空在空中,下方是逼真的路面投影。
  • 文案: “不止征服通勤路,更能征服你的想象。”
  • 互动: 车身上有一个触摸屏,点击屏幕可以切换不同路况(泥地、雪地、公路),并展示车辆的相应性能参数。

案例3:招聘/求职App(故事叙事 + 场景共鸣)

  • 广告牌设计: 分为两块,第一块(A站)是一个年轻人趴在公交站牌上,一脸迷茫,旁边写着:“你的下一站,是梦想还是迷茫?”
  • 第二块(B站): 同一个年轻人,西装革履,自信地微笑,指向远方,写着:“下载XX招聘,找到你的下一站。”
  • 效果: 乘客在等车时可能会看到A站,上车后可能在下一站看到B站,形成连续的叙事,留下深刻印象。

案例4:本地健身房(幽默诙谐 + 场景共鸣)

  • 广告牌设计: 一个卡通人物,穿着运动服,但身体是沙发和薯片的形状,显得很“颓废”。
  • 文案: “别让你的身体,成为公交站上最‘安逸’的风景。”
  • 效果: 戳中了许多人“想减肥又管不住嘴”的痛点,用幽默的方式提醒他们该行动了。

成功执行的关键技巧

  1. 一句话说清: 无论创意多复杂,最终传递给用户的核心信息必须简单、直接、易于理解。
  2. 利用“等待时间”: 创意的最好时长是30秒-1分钟,如果互动游戏或故事太长,用户会失去耐心。
  3. 本地化定制: 结合城市特色、方言、本地地标,会让广告更有亲切感,在上海的公交站用“侬好”开头。
  4. 二维码是标配: 几乎所有互动广告都需要一个清晰的二维码作为行动号召,引导用户线上转化。
  5. 考虑夜间效果: 广告在白天和夜间效果可能完全不同,确保在灯光下依然清晰、有吸引力,可以考虑加入LED灯带或屏幕。

不同行业的应用方向

行业 创意方向 核心诉求
快消品 (饮料/零食) 场景共鸣、视觉冲击 渴望、解馋、提神
科技/数码 互动体验、视觉冲击 创新、便捷、高效
汽车 视觉冲击、故事叙事 性能、品质、生活方式
金融/理财 信任建立、场景共鸣 安全、稳健、未来规划
教育/培训 故事叙事、场景共鸣 成长、改变、未来机会
本地生活 (餐饮/娱乐) 互动体验、幽默诙谐 优惠、便捷、有趣
公益/社会议题 故事叙事、视觉冲击 引发思考、传递价值观

公交站广告的创意,本质上是在“无聊”的场景中,创造“不无聊”的瞬间,最好的广告,不是硬塞信息给用户,而是用巧妙的创意,让用户在等待的片刻,主动参与、会心一笑或产生共鸣,最终记住品牌,并愿意采取下一步行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