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高考英语 技巧

下面我将为你全面拆解高考英语的技巧,分为“宏观战略”“微观战术”两部分。

高考英语 技巧-图1


第一部分:宏观战略 - 备考全局观

在开始刷题前,建立正确的备考观念至关重要。

研究考纲,明确方向

  • 做什么:拿出最新的《考试说明》,逐字阅读,特别是词汇表和题型示例。
  • 为什么:高考命题严格依据考纲,了解哪些是高频词、哪些是核心语法,可以让你在复习时有的放矢,避免做无用功,你会发现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等是语法的绝对重点。

词汇为王,基础不倒

  • 做什么
    • 分层记忆:把考纲词汇分为“高频核心词”、“中频词”和“低频词”,优先攻克前两者。
    • 语境记忆:不要孤立背单词,在阅读、完形填空中遇到生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和记忆,效果远胜于背单词书。
    • 词块/短语:重点关注动词短语、固定搭配(如 contribute to, be responsible for),这是完形填空和写作的得分关键。
    • 词性转换:注意一个单词的不同词性(如 decide v., decision n., decisive adj.),这在语法填空和写作中非常常见。

语法为纲,构建体系

  • 做什么:不要陷入“刷语法题”的怪圈,你应该构建一个清晰的语法框架
  • 怎么做
    • 主谓一致:句子最核心的骨架。
    • 三大从句:名词性从句(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这是阅读和写作的复杂句基础。
    • 特殊句式: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it作形式主语/宾语。
    • 动词时态语态:16个时态,重点是完成时态和进行时态的用法。
    • 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这是语法的难点和重点,务必彻底搞懂。
    • 虚拟语气:主要掌握if条件句和wish等特定句型。

真题为师,精做泛做结合

  • 做什么
    • 精做近5-10年高考真题:掐时间,模拟考场环境,做完后,不仅要对答案,更要分析: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正确选项的依据是什么?错误选项是如何设置的(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 泛做高质量的模拟题:用于保持题感和训练速度,但质量要高,最好由知名机构或重点中学编写。

第二部分:微观战术 - 各题型击破技巧

这是实战中最核心的部分,针对每个题型的特点和命题规律,采取不同的策略。

听力

  • 原则眼耳手并用,预测+抓关键词
  • 技巧
    1. 利用读题时间:在每段对话播放前,快速浏览选项,划出关键词(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动词),预测对话可能的主题和内容。
    2. 听开头和结尾:开头往往会点明主题,结尾常常是说话人的观点、结论或建议。
    3. 听转折词but, however, although 后面往往是考点。
    4. 听数字和日期:对数字敏感,做好笔记(用阿拉伯数字,写全称如 fifteen)。
    5. 听语气和态度:注意说话人的语气是肯定、否定、犹豫还是惊讶,说话人重复的词或句子通常是重点。
    6. 放弃难题,不纠结:一道没听清,立刻放弃,集中精力听下一题,听力是“一锤子买卖”。

阅读理解

  • 原则带着问题读文章,定位+同义替换是王道
  • 技巧
    1. 先看题干,再读文章:花1-2分钟快速浏览4个题干,划出关键词(人名、地名、核心名词),带着问题去文章中寻找答案,效率极高。
    2. 定位原文:找到问题关键词在原文中的位置,答案通常就在该句或其上下句。
    3. 识别同义替换:正确选项往往不是原文原词,而是用同义词或短语进行替换,这是命题的核心规律。
    4. 警惕“陷阱”选项
      • 张冠李戴:把A的观点说成B的观点。
      • 以偏概全:用细节信息偷换整体概念。
      • 无中生有: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到。
      • 正反混淆:与原文意思相反。
    5. 主旨大意题:重点关注首段、末段以及各段的首句,文章的标题和作者的观点通常在这里体现。
    6. 词义猜测题:利用上下文的定义、解释、举例、同位语对比关系来判断。

完形填空

  • 原则先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瞻前顾后,逻辑为王
  • 技巧
    1. 第一遍,空着做: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人物关系和情感基调(积极、消极),不要急于填空,否则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 第二遍,边读边填
      • 固定搭配:优先考虑动词、介词、连词的固定搭配。
      • 上下文逻辑:注意but, so, because, although等连词,判断句子间的转折、因果、让步等关系。
      • 复现原则:前面出现过的词,后面很可能用其同义词、反义词或原词复现,这是完形填空的“黄金法则”。
      • 词性判断:分析空格处需要填入什么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缩小选择范围。
      • 文化背景和常识:有时需要结合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来解题。
    3. 第三遍,复核检查:将所有答案填入,再通读一遍,看文章是否通顺、逻辑是否连贯。

语法填空

  • 原则先判断词性,再考虑语法规则
  • 技巧
    1. 有提示词
      • 缺谓语:考虑时态、语态、主谓一致,这是最高频考点。
      • 缺非谓语:判断逻辑主语,选择 to do, doing, done
      • 缺名词:考虑单复数或所有格。
      • 缺形容词/副词:考虑比较级或最高级。
    2. 无提示词(纯空格):
      • 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考虑并列(and, but, or)、从属(that, which, if, when)。
      • 介词:固定搭配或介词短语。
      • 冠词a/an/the 的用法。
      • 代词it, that, this, one, they 等。
    3. 技巧口诀“谓语看时态,非谓看逻辑,名词看单复,形副看等级,纯空找连词/介词”

短文改错

  • 原则“一加一减一替”原则,多词、缺词、错词
  • 技巧
    1. 先通读,找感觉:了解文章大意,通常是一篇小故事或议论文。
    2. 逐行扫描,重点排查
      • 名词:单复数错误。
      • 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错误。
      • 形容词/副词:词性混用,比较级最高级错误。
      • 代词:主宾格、所有格、指代错误。
      • 冠词a/an/the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