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记叙阅读答题技巧,记叙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不仅能提高得分率,还能提升阅读效率,本文将系统介绍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方法,并结合最新数据帮助考生更高效地备考。

记叙阅读答题技巧,记叙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图1

记叙文阅读的核心考点

记叙文以叙述事件、描写人物为主,常见于小说、散文、传记等文体,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
概括题:要求概括段落或全文大意。
2.
人物形象分析题:分析人物的性格、心理或行为动机。
3.
语言赏析题: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或词语的深层含义。
4.
主旨理解题: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5.
结构分析题**:分析文章的行文顺序、段落作用或写作技巧。

高效答题步骤

快速浏览,把握整体结构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写作背景,重点关注开头、结尾和过渡句,这些部分往往蕴含关键信息。

审题定位,精准提取信息 要求,回到原文定位相关段落,题目问“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就要找到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

结合语境,分析深层含义

记叙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隐含意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环境描写可能暗示人物心情,对比手法可能突出主题。

规范作答,逻辑清晰

答题时注意分点作答,语言简洁准确。

  •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运用了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

最新数据支撑: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分析

根据2023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统计(数据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各省教育考试院),记叙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如下:

| 考点类别 | 出现频率(%) | 典型例题 |
|----------|--------------|----------| 概括 | 32.5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 人物分析 | 28.7 | 结合全文,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
| 语言赏析 | 22.4 |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 主旨理解 | 12.1 |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结构分析 | 4.3 | 文章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数据统计时间:2023年10月)

从数据可以看出,内容概括和人物分析是考查频率最高的题型,考生应重点训练这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2023年北京中考)

原文片段

老张蹲在墙角,手里的烟已经燃了一半,他望着远处的山,眼神空洞,仿佛在回忆什么。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

  1.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蹲”“望着”)和神态描写(“眼神空洞”)。
  2. 作用:生动刻画了老张的孤独和沉思状态,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例题2(2023年上海中考)

原文片段

雨越下越大,街道上的行人匆匆躲避,只有她依然站在原地,任凭雨水打湿衣衫。
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

  1. 渲染氛围:突出雨的猛烈,营造紧张或压抑的气氛。
  2. 衬托人物:通过对比行人的躲避和她的静止,表现她的坚定或悲伤。

提升记叙文阅读能力的建议

  1. 多读经典记叙文:如鲁迅的《故乡》、朱自清的《背影》等,培养语感。
  2. 积累答题模板:针对不同题型整理标准答题格式,避免遗漏要点。
  3. 限时训练:模拟考试环境,提高阅读速度和答题准确率。
  4. 关注社会热点:近年中考记叙文常结合现实题材,如乡村振兴、科技发展等,适当拓展知识面有助于理解文章。

记叙文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分析+表达,只要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结合真题训练,就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