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高考成语答题技巧,高考成语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成语答题技巧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题是必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不仅能提高得分率,还能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本文将结合最新数据和权威分析,提供实用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高效应对成语题。

高考成语答题技巧,高考成语答题技巧和方法-图1

成语题常见考查形式

高考成语题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以下几种能力:

  1. 成语含义辨析:判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使用。
  2. 近义成语区分:辨别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
  3. 成语搭配对象:识别成语适用的对象或范围。
  4. 成语感情色彩:区分褒义、贬义或中性成语。

根据2024年教育部发布的《高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成语题的考查重点正逐渐向语境理解实际运用倾斜,而非单纯记忆成语含义。

高效解题技巧

语境分析法

成语的正确使用离不开具体语境,解题时,先通读句子,把握整体意思,再判断成语是否符合语境。

示例(2024年某地模拟题):

他在演讲时( ),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夸夸其谈 B. 侃侃而谈 C. 信口开河

解析:

  • “夸夸其谈”含贬义,指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不符合“赢得掌声”的语境。
  • “信口开河”也含贬义,指随意乱说。
  •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从容不迫,符合语境。

答案:B

近义成语对比法

许多成语意思相近,但适用场景不同,考生需积累常见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024年高考高频近义成语对比(数据来源:《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统计》)

成语 主要区别 示例用法
不以为然 指不认为正确(多带否定态度) 他对这个建议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指不放在心上(中性) 他虽被批评,却不以为意。
耳濡目染 长期接触受影响(潜移默化) 他从小耳濡目染,精通书法。
潜移默化 无形中影响(更强调过程)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感情色彩判断法

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直接影响其使用是否正确。

2024年高考常见易错感情色彩成语(数据来源:《全国高考真题汇编》)

成语 感情色彩 易错点
趋之若鹜 贬义 误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
始作俑者 贬义 误用于“开创者”等褒义场景
殚精竭虑 褒义 误用于贬义场景

搭配对象限制法

部分成语有固定的搭配对象,如“美轮美奂”仅形容建筑,“汗牛充栋”仅形容书籍。

2024年高考高频搭配限制成语(数据来源:《高考语文考点精析》)

成语 正确搭配对象 常见错误用法
筚路蓝缕 创业艰辛 误用于形容生活困苦
鳞次栉比 房屋或建筑物 误用于形容队伍整齐
豆蔻年华 少女(十三四岁) 误用于形容成年女性

最新高考命题趋势

根据202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命题动态》,成语题呈现以下新特点:

  1. 结合时事热点:如“筚路蓝缕”出现在科技创新类文本中。
  2. 考查生僻成语:部分题目涉及较少见的成语,如“饕餮之徒”。
  3. 跨学科融合:在历史、政治材料中考查成语理解。

2024年部分省市高考成语题考点统计(数据来源:各省教育考试院)

地区 考查重点 典型例题
北京 近义成语辨析 “举重若轻”与“游刃有余”区别
江苏 成语感情色彩 “处心积虑”的使用是否正确
广东 成语搭配对象 “美轮美奂”能否形容自然风光

备考建议

  1. 系统梳理高频成语:优先掌握《高考常考成语800例》中的重点词汇。
  2. 结合真题训练:近五年高考真题中的成语题重复率较高,需重点分析。
  3. 利用权威工具书:推荐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核实成语释义。

高考成语题并非单纯考查记忆,而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检验,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结合最新命题趋势针对性训练,定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