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求职防骗技巧,求职防骗技巧有哪些

识别陷阱,保护自身权益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求职者常常面临各种骗局和陷阱,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的迫切心理,设计出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掌握求职防骗技巧,不仅能避免经济损失,还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以下从常见骗局、识别方法、应对策略及最新数据等方面,帮助求职者提高警惕,安全求职。

求职防骗技巧,求职防骗技巧有哪些-图1

常见求职骗局类型

虚假招聘信息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公司信息、冒用知名企业名义发布虚假招聘广告,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或缴纳费用。

案例:2023年,某求职平台曝光一批假冒“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的招聘信息,要求求职者支付“培训费”或“保证金”。

收费陷阱

以“培训费”“入职押金”“服装费”等名义要求求职者提前支付费用,随后消失或不予录用。

最新数据(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4年):
| 诈骗类型 | 占比 | 主要受害群体 |
|----------|------|--------------|
| 收费陷阱 | 42% | 应届毕业生 |
| 虚假高薪 | 28% | 转行求职者 |
| 传销骗局 | 18% | 社会经验不足者 |
| 其他骗局 | 12% | 各类求职者 |

传销或非法集资

以“高薪”“快速致富”为诱饵,诱导求职者加入传销组织或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个人信息泄露

要求求职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非法用途,如贷款、洗钱等。

如何识别求职骗局

核实企业信息

  •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查询公司注册信息。
  • 查看招聘平台是否标注“企业认证”标志。

警惕“高薪低门槛”

若招聘信息标注“无经验高薪”“轻松月入过万”等夸张描述,需提高警惕。

拒绝提前缴费

正规企业不会以任何名义要求求职者支付费用,若遇到“培训费”“押金”等要求,应立即终止沟通。

面试环节观察

  • 面试地点是否为公司注册地址?
  • 面试官是否专业?是否急于要求签约?

最新防骗数据与趋势

根据智联招聘《2024年求职安全报告》

  • 2023年求职诈骗案件同比增长15%,虚假高薪”骗局占比最高。
  • 90%的受骗者因未核实企业信息而上当。
  • 社交媒体(如微信、抖音)成为诈骗信息传播的新渠道。

应对建议

  1. 使用正规招聘平台(如BOSS直聘、智联招聘),避免轻信社交平台招聘信息。
  2. 遇到可疑情况,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

受骗后的应对措施

  1. 保留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招聘信息截图等。
  2. 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
  3. 联系招聘平台:举报虚假信息,避免更多人受骗。

个人观点

求职过程中,保持理性是关键,不要被“高薪”“轻松”等字眼迷惑,多查证、多咨询,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建议求职者学习《劳动合同法》基础知识,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