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设计面试技巧

这是一份为你精心准备的、从准备到收尾的全流程面试技巧指南,分为四个核心阶段: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以及不同层级的侧重点

设计面试技巧-图1


第一阶段:面试前 —— 充分准备,自信上场

准备是成功的关键,你的目标是在面试前做到“知己知彼”。

深入研究: 知彼

  • 公司与产品:

    • 做什么的? 深入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产品/服务。
    • 用户是谁? 他们的目标用户是谁?用户画像是什么?
    • 市场地位? 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如何?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 文化与价值观? 通过官网、创始人访谈、员工社交平台(如脉脉、Glassdoor)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判断是否与你的契合。
    • 近期动态? 公司最近有什么新产品发布、融资新闻或重大战略调整?
  • 面试官与团队:

    • 了解面试官: 如果知道面试官是谁,去LinkedIn或社交媒体上看看他的背景、职位和过往经历,这有助于你建立联系,并在谈话中找到共同点。
    • 了解团队: 了解设计团队的组织架构、设计流程(如是否遵循敏捷、Scrum)、使用的设计工具(Figma, Sketch, Adobe XD等)和设计系统。
  • 职位描述:

    • 逐字精读: JD是面试的“题纲”,圈出关键词,如“用户研究”、“交互原型”、“设计系统”、“跨部门协作”、“数据驱动”等。
    • 拆解要求: 将JD上的软技能(沟通、协作)和硬技能(Figma, 用户测试)列出来,思考你的哪些经历可以对应这些要求。

自我梳理: 知己

  • 准备你的“设计故事集” (Portfolio):

    • 质量 > 数量: 精选3-5个你最得意、最能体现你综合能力的项目。
    • 讲一个好故事: 每个项目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遵循 STAR-L 原则
      • S (Situation): 项目背景是什么?当时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机会?
      • T (Task): 你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 A (Action): 你采取了哪些行动?这是核心! 详细描述你的设计过程:如何进行用户研究、如何定义问题、如何进行头脑风暴、如何制作原型、如何与团队协作、如何处理反馈等。多用截图、草图、流程图来辅助说明。
      • R (Result): 你的设计带来了什么结果?尽可能量化! “用户任务完成率提升了20%”,“点击率提升了15%”,“用户满意度从3.5分提升到4.2分”,“上线后获得了管理层的高度认可”。
      • L (Learning/Looking Forward): 你从项目中获得了什么反思和成长?如果再来一次,你会做什么改进?这体现了你的成长性。
  • 准备核心问题的回答:

    • 自我介绍: 准备一个1-2分钟的电梯演讲,突出你的核心优势、经验亮点,并表达对该职位的兴趣。
    • “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将你的职业规划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产品价值结合起来。
    • “你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要结合岗位需求,用实例证明;缺点要真实,但要说明你正在如何改进,展现你的自省和成长能力。
    • “你如何处理与产品经理/工程师的分歧?” 强调你的沟通方式、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和用户反馈来达成共识。
    • “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表达你对设计领域的热情和持续学习的意愿,希望在公司这个平台上深耕。

准备你的问题

面试是双向的,准备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能体现你的思考热情和对公司的兴趣。千万不要问薪资福利(除非面试官主动提或到终面),也别问官网能轻易搜到的问题。

  • 关于团队与流程:
    • “团队目前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设计师在多大程度上能参与到产品的前期决策中?”
    • “团队如何衡量设计的价值?有使用哪些指标吗?”
    • “团队目前面临的最大设计挑战是什么?”
  • 关于项目与机会:
    • “如果我加入,我可能会接手什么样的项目?是否有机会接触到用户研究或可用性测试?”
    • “公司如何看待设计系统?目前的设计系统成熟度如何?”
  • 关于成长与文化:
    • “公司为设计师提供了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如培训、分享会、参加行业会议等)?”
    • “团队的文化是怎样的?大家如何协作和沟通?”

第二阶段:面试中 —— 清晰表达,展现价值

第一印象

  • 着装: 穿着干净、得体,比公司日常着装稍正式一点即可。
  • 守时: 提前5-10分钟到达线上会议室或线下地点,测试好设备(网络、摄像头、麦克风)。
  • 态度: 保持微笑,眼神交流,积极倾听,展现出自信、谦逊和热情。

沟通技巧

  • 倾听为王: 认真听清面试官的问题,不要打断,如果没听清,可以礼貌地请对方重复一遍。
  • 结构化表达: 回答问题时,尽量使用逻辑清晰的结构,在回答“如何做某项目”时,可以说:“关于这个项目,我当时主要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是...,第二步是...,第三步是...”。
  • 用“我们”代替“我”: 在描述团队项目时,多用“我们”,体现你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强调你个人贡献时,也要清晰地使用“我”。
  • 展现热情: 在谈论设计、项目或对公司的看法时,让你的热情自然流露出来。

作品集展示

  • 控制节奏: 你是作品集的“导演”,主导展示的节奏和重点,不要让面试官随意翻阅。
  • 讲好故事: 再次强调,用 STAR-L 原则 来讲述你的项目,准备好应对细节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当时有没有考虑过其他方案?”“这个设计稿改了多少版?”
  • 突出思考过程: 面试官更想看到的是你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漂亮图片”,多展示你的草图、线框图、用户研究笔记、迭代过程,这比最终效果图更有说服力。

设计挑战/现场测试

  • 理解需求: 拿到题目后,先不要急着动手,花几分钟向面试官确认需求、目标用户、核心目标和时间限制。
  • 边说边做: 在设计过程中,把你的思考过程说出来。“我现在首先会考虑用户的核心痛点,所以导航栏需要清晰...”,“这个按钮的颜色我可能会选择A而不是B,因为考虑到品牌的可访问性...”,这能让面试官了解你的设计逻辑。
  • 时间管理: 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心任务,如果时间不够,清晰地展示你的设计思路和后续计划。
  • 保持冷静: 面对压力测试,保持冷静和积极的心态,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面试后 —— 完美收尾,持续跟进

发送感谢信

  • 时机: 在面试结束后的 24小时内 发送。
    • 感谢: 感谢面试官的时间和机会。
    • 重申兴趣: 简要重申你对这个职位和公司的强烈兴趣。
    • 补充亮点: 可以补充面试中没来得及说、或你觉得特别重要的一个亮点或项目细节。
    • 个性化: 如果面试中聊到了某个共同话题,可以提及一下,增加亲切感。
    • 简洁专业: 邮件不宜过长,保持专业礼貌的语气。

耐心等待与适时询问

  • 耐心等待: 如果HR承诺了反馈时间,请耐心等待。
  • 礼貌询问: 如果超过约定时间仍未收到反馈,可以给HR发一封简短的邮件,礼貌地询问面试进展。

第四阶段:针对不同层级的面试技巧

初级设计师

  • 重点: 基础技能、学习能力、设计热情、潜力。
  • 技巧:
    • 展示扎实的基本功: 确保你的作品集在视觉、排版、交互细节上没有硬伤。
    • 强调学习能力和成长性: 多分享你如何学习新工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