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送分题”要稳拿)
这部分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也是最容易提分的部分,目标是“零失误”。

字音字形
- 技巧:回归课本,建立“错题本”
- 课本是根本:把初中六册课本后面的“读读写写”和“注释”部分,从头到尾过几遍,确保每一个字都认识、会写、会注音。
- 错题本是法宝: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所有做错的字音字形,都整理到本子上,每周回顾一次,反复记忆,特别是那些形近字(如“己、已、巳”)、音近字(如“燥、躁、噪”)、多音字(如“强”、“差”)。
- 语境记忆法:不要孤立地记一个字,把它放到词语或句子中去理解和记忆,记“燥”时,就联想“干燥”、“燥热”,和“急躁”的“躁”对比。
词语运用(成语、关联词等)
- 技巧:理解词义,把握语境
- 切忌望文生义:很多成语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胸有成竹”不是指“胸膛里有根竹子”,而是指“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 分析语境: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看哪个词语放在这里最恰当,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对象和范围。
- 关联词搭配:记住常见的固定搭配,如“不但………”、“因为………”、“虽然………”,做题时,看前后分句的逻辑关系,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病句辨析
- 技巧:掌握常见“病症”,对号入座
- 常见病因:成分残缺(缺主语/宾语)、搭配不当(主谓/动宾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重复累赘。
- 做题方法:
- 读:通读句子,凭语感初步判断。
- 缩:压缩句子,找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成分是否齐全,搭配是否得当。
- 查:检查修饰语(定语、状语)和关联词,看是否有问题。
- 换:尝试换一种说法,看原句是否通顺。
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 技巧:审清题意,规范作答
- 图文转换:看清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读标题、看图例、抓数据、找规律,语言要简洁、准确,概括主要信息。
- 材料探究:先通读所有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提炼观点,组织语言作答,答案要尽量使用材料中的关键词。
- 情境应用:如写通知、启事、倡议书等,格式一定要正确!通知要有标题、称呼、正文、落款(单位/人)和日期,内容要清晰、得体。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拉分题”有章法)
阅读理解是失分重灾区,但掌握了方法,也能稳操胜券。
现代文阅读
整体原则:
- 先读题,后读文:带着问题去读文章,目标明确,效率更高,注意看题干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文章的考点所在。
- 答案在原文中:绝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一定要学会“回归原文”,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和段落。
各题型技巧:
-
概括文章内容/主旨
- 技巧:找“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找中心句、关键句(常在开头、段首、段尾),用自己的话串联起来,语言要简洁。
- 公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论述了……的故事/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观点/揭示了……的道理。
-
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 技巧: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 表层义:解释词语/句子的字面意思。
- 深层义:结合上下文,分析它在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思考它表达了什么情感,揭示了什么道理,起到了什么作用(如点明中心、承上启下等)。
- 技巧: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
分析人物形象
- 技巧: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入手。
- 正面描写: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找出文中的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
- 侧面描写:分析他人的评价、环境烘托、与他人的对比等。
- 作答模式: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勤劳、善良、坚韧),然后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 技巧: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入手。
-
段落作用/结构分析
- 技巧:看位置。
- 开头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 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 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引人深思、照应开头/标题。
- 技巧:看位置。
-
开放性探究题
- 技巧:亮观点 + 析原文 + 联现实 + 谈感受。
- 亮观点:明确、清晰地表明你的看法。
- 析原文: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 联现实: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现象,进行拓展。
- 谈感受:总结你的感悟或得到的启示,注意言之有理,不能脱离文章空谈。
- 技巧:亮观点 + 析原文 + 联现实 + 谈感受。
文言文阅读
先“翻译”,再“理解”
- 技巧:拿到文章,先通读一遍,大概了解讲了什么,然后逐字逐句翻译,遇到不会的字词,先圈出来,联系上下文猜意思,或者看注释,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即准确、通顺、保留原文风格。
- 重点实词、虚词:这是拿分的基础,把课本上学过的重点虚词(之、乎、者、也、以、于、而等)和常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彻底搞懂。 理解与探究**
- 技巧:题目通常会问“人物形象”、“事件经过”、“道理启示”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样隐藏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启示类题目要结合文章主旨和现实生活来谈。
第三部分:作文(“高分题”见真章”)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也是最能体现你综合能力的部分。
审题立意(“想明白”)
- 技巧: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那座桥》,可以写真实的桥,也可以写比喻义的桥(如“心桥”、“友谊之桥”),立意要积极、深刻、新颖,避免老生常谈,想一个能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结构布局(“搭好架”)
- 技巧:采用“凤头、猪肚、豹尾”的经典结构。
- 凤头(开头):要精彩,迅速入题,可以用名言警句、设置悬念、引用故事、景物描写等方式。
- 猪肚(中间):要充实,有层次,可以采用“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至少准备2-3个分论点或事例,每个事例后要有议论和抒情,点明其与中心的关系。
- 豹尾(:要响亮,升华主题,可以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引人深思、照应开头,让文章有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