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教学原则
在开始之前,请牢记这几点,它们比任何具体技巧都重要:

- 兴趣第一,技巧第二:不要过分追求作品的完美,一只歪歪扭扭的小青蛙,只要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的,就值得大力表扬,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
- 指令要简单、具体、可视化:
- 简单:用最少的词,不说“将这个角沿着这条对角线折叠”,而是说“小手捏住这个小尖角,把它找到对面的尖角上,压平”。
- 具体: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不说“打开”,而是说“把纸像小扇子一样打开”。
- 可视化:教师/家长必须先做一遍慢动作示范,并且最好能走到每个孩子身边,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完成关键步骤。
- 分解步骤,逐一完成:不要一次性说完所有步骤,说完一步,等所有孩子都完成并展示后,再说下一步。
- 多用拟人化和故事:把折纸变成一个游戏或故事。“我们来给小纸船加油,让它能漂得更远!”或者“我们把纸宝宝对折,让它睡个觉吧!”
- 允许“不完美”: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会不一样,这很正常!赞美他们的努力和创意,而不是作品的相似度。
基础折纸技巧(中班版)
中班幼儿需要掌握的并非复杂技巧,而是最基础的几个“动作”,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折纸的“积木”。
对折
这是所有折纸的基础,分为两种。
-
边对边对折
- 目标:学会将纸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对齐。
- 教学语言:“我们来让纸宝宝睡个午觉,把它的左边找到右边,紧紧抱在一起,然后用小手把‘被子’(折痕)压得平平的、直直的。”
- 关键:强调压平、压出清晰的折痕,这是后续所有步骤的基础。
-
角对角对折
- 目标:学会将纸的一个角与对角对齐。
- 教学语言:“我们来找一找纸宝宝的头在哪里?(四个角中选一个)让这个小尖角去亲亲对面的那个小尖角,然后用力抱住,压平!”
- 关键:帮助孩子找到两个对应的角,可以用手指点给他们看。
沿中心线折叠
这是在对折的基础上进行的进阶技巧。
- 目标:将对折后打开,再沿着新形成的中心线折叠。
- 教学语言:“纸宝宝刚才睡醒了,我们把它打开(像打开小扇子),看,中间有一条‘小路’(折痕),我们把纸宝宝的两条边(或两个角)都沿着这条‘小路’向中间折,就像走小路一样。”
- 关键:这个步骤对孩子来说有点难,因为他们需要先打开,再重新找到折痕,耐心指导,多示范。
翻转
- 目标:学会将整个作品翻到另一面。
- 教学语言:“我们的小鸟想换个方向看看,我们来帮它翻个身!”或者“让我们看看纸宝宝的另一面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 关键: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但在折纸流程中至关重要,要让孩子明白“翻面”是下一步。
中班幼儿推荐折纸造型(从易到难)
选择造型时,尽量选择对称、步骤少(不超过4-5步)、造型可爱的。
纸飞机
- 理由:经典、有趣,孩子有成就感,步骤简单。
- 步骤分解:
- 对折:将长方形纸长边对长边对折,压出中线,然后打开。
- 向内折:将两条长边分别向中线折,形成一条长长的“小河”。
- 对折:将整张纸沿着中间的折痕再次对折。
- 折机翼:将上面的一层向下折出一个三角形作为机头,然后整个飞机翻过来,把另一面也折出同样的机翼。
- 完成:打开机翼,可以飞啦!
小船
- 理由:步骤少,形象生动,可以玩“划船”游戏。
- 步骤分解:
- 对折:将正方形纸对角对折,再打开,形成一个“X”形折痕。
- 向中心折:将四个角分别向中心点(X的交叉点)折,变成一个更小的正方形。
- 翻面:把小正方形翻过来。
- 再次向中心折:将新的四个角再次向中心折。
- 撑开:将最后两个步骤形成的“小口袋”从开口处向两边拉开,小船就出现了!
- 压平:将船身压平。
小青蛙
- 理由:造型可爱,最后可以玩“跳一跳”的游戏,互动性强。
- 步骤分解:
- 对折:将正方形纸对角对折,再打开。
- 向中心折:将两个锐角(三角形底部的两个角)向中心折,形成一个像“房子”一样的形状。
- 翻面:翻过来。
- 再次向中心折:将新的两个角再次向中心折。
- 折青蛙腿:将纸横放,把上面的一层向下折,折出青蛙的头部和背部,然后把底部向上折一小部分,作为青蛙的脚。
- 完成:将青蛙的脚向外拉开,轻轻一按,它就能跳啦!
小帽子
- 理由:即时可用,趣味性强。
- 步骤分解:
- 对折:将正方形纸对角对折,形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 折帽檐:将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向上折,宽度约占整个三角形高度的1/4。
- 翻面:把帽子翻过来。
- 撑开:将左右两边的“小口袋”向内撑开,帽子就戴在头上了!
教学活动流程建议
-
准备阶段 (5分钟)
- 材料:准备正方形彩纸(建议尺寸15x15cm,太大孩子抓握困难,太小细节难处理),每人1-2张,确保纸张边缘整齐。
- 环境:桌子宽敞,光线充足。
- 引入:用故事或谜语引入主题,如“今天我们要折一个会跳的小动物,你们猜是什么?”(出示青蛙图片)。
-
示范与讲解 (10-15分钟)
- 教师示范:站在孩子都能看到的位置,用大一点的纸,放慢速度,清晰地边说边做。
- 语言引导: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等序词,配合简单的指令。
- 互动提问:“大家看,我的小青蛙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呀?”“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
幼儿操作与巡回指导 (15-20分钟)
- 分发材料:在孩子都准备好后,再分发纸张,避免分心。
- 巡回指导:这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不断走动,观察每个孩子的进度。
- 个别帮助:对于有困难的孩子,不要直接帮他做,而是用语言引导:“你看,这个小角是不是该去那边啦?”或进行手把手辅助。
- 鼓励与表扬:不断给予积极反馈:“哇,你折得真直!”“你的颜色选得真好看!”“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
-
作品展示与分享 (5-10分钟)
- “小画廊”:可以设置一个展示台,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放上去。
- 介绍作品:请几位孩子勇敢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以说说自己的小船要开到哪里去,或者给小青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