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中班水粉技巧2025最新教法有哪些?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中班水粉技巧指南,包含核心技巧、具体活动案例和教师/家长指导要点。

中班水粉技巧-图1


核心理念与准备

在开始任何技巧之前,请记住这几个核心原则:

  1. 过程大于结果:享受玩颜料、混合颜色、自由涂抹的快乐,比画出一幅“像”什么的作品更重要。
  2. 安全第一:使用无毒、可水洗的儿童水粉颜料,提醒孩子颜料不能吃。
  3. 鼓励尝试:不要用“不像”、“应该这样画”来限制孩子,多问“哇,你用了什么颜色?”“这个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呀?”
  4. 环境宽松:铺好桌布或报纸,穿上罩衣,让孩子可以“肆无忌惮”地创作。

材料准备:

  • 颜料:无毒儿童水粉颜料(基础色:红、黄、蓝、白、黑就足够了)。
  • 画笔:准备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画笔(平头、圆头),还可以用海绵、棉签、蔬菜根等替代。
  • 画纸:较厚的素描纸或水粉纸,不容易破。
  • 调色盘:一次性纸盘是最佳选择,用完即扔,方便清洗。
  • 水桶:两个小水桶,一个涮笔,一个装干净水。
  • 辅助工具:海绵、牙刷、吸管、棉签、蔬菜(芹菜根、莲藕片、青椒圈)、树叶、小汽车、积木等。

中班水粉核心技巧与活动案例

这些技巧都非常简单,可以单独玩,也可以组合起来。

单色渐变(认识明暗)

这是学习色彩深浅变化的基础,操作简单,效果直观。

  • 目标:感受一种颜色的深浅变化,了解加白可以变浅。
  • 玩法
    1. 在调色盘里挤上一种颜色(比如蓝色)。
    2. 让孩子用笔蘸取蓝色,在画纸上画一排或一个形状(如波浪线、圆形)。
    3. 在旁边挤上一点白色,让孩子用干净的笔蘸取白色,再和蓝色混合,变成浅蓝色。
    4. 鼓励孩子用浅蓝色在刚才的蓝色旁边再画一个,或者涂在蓝色的一部分上。
    5. 可以继续混合,创造出不同深浅的蓝色,形成渐变效果。
  • 活动案例:《蓝色大海》

    用深蓝色画深海,用浅蓝色画海面,用白色画出浪花。

色彩混合(探索原色与间色)

让孩子亲手发现颜色的“魔法”,是激发色彩兴趣的最好方式。

  • 目标:通过混合红、黄、蓝三原色,发现橙色、绿色、紫色。
  • 玩法
    1. 在调色盘上挤上红、黄、蓝三原色。
    2. 引导孩子:“我们试试把红色和黄色好朋友拉手会怎么样?”
    3. 让孩子用笔将红色和黄色颜料在调色盘里混合,观察变成了什么颜色(橙色)。
    4. 同样方法,尝试混合“蓝+黄=绿”,“红+蓝=紫”。
    5. 鼓励孩子把混合出来的新颜色画在纸上。
  • 活动案例:《彩虹色的花》

    先混合出橙色、绿色、紫色,然后用所有颜色(包括原色)画一朵五彩斑斓的花。

点彩法(制造肌理与光感)

用“点点”来画画,符合小手肌肉发展特点,而且非常有趣。

  • 目标:练习手部精细动作,感受点的聚集可以形成面和色块。
  • 玩法
    1. 让孩子笔尖蘸满颜料,在画纸上垂直点按,留下一个个圆点。
    2. 可以换一种颜色,在旁边点上不同颜色的点。
    3. 鼓励孩子点上很多点,让画面变得热闹、丰富。
  • 活动案例:《星空》

    用深蓝色或黑色做背景,用白色、黄色点点出星星和月亮。

  • 活动案例:《毛毛虫》

    用一个颜色的点连在一起,组成毛毛虫的身体。

拓印法(利用肌理,降低绘画难度)

利用不同物体的纹理进行拓印,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且孩子无需控制笔触,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

  • 目标:体验不同物品的纹理,感受“复制”图案的乐趣。
  • 玩法
    1. 将颜料平涂在物品表面(如蔬菜切面、积木、树叶)。
    2. 将涂了颜料的物品用力按在画纸上,然后轻轻揭开,一个拓印图案就出现了。
    3. 可以组合不同的物品和颜色进行创作。
  • 活动案例:《蔬菜拓印花园》

    用青椒圈拓印成花朵,用芹菜根拓印成小草,用藕片拓印成荷叶。

  • 活动案例:《小汽车滚画》

    将小汽车轮子蘸上颜料,放在纸上,让小车开动,留下彩色的车轮印。

流淌法(释放天性,创造意外之美)

让颜料在纸上自由流淌,充满动感,能带给孩子极大的惊喜。

  • 目标:感受颜料的流动性,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 玩法
    1. 将画纸平铺在桌面上。
    2. 用滴管或直接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在画纸的上半部分。
    3. 让孩子轻轻拿起画纸的一端,慢慢倾斜,引导颜料向下流淌。
    4. 可以鼓励孩子吹一吹,让颜料“跑”得更远。
  • 活动案例:《彩色的瀑布》

    在画纸上方滴上蓝色和白色,模拟瀑布流淌下来。

  • 活动案例:《烟花》

    在画纸中心滴上几种鲜艳的颜色,然后通过倾斜或吹气,让颜色向四周“炸开”,像烟花一样。

遮挡法(初步理解空间与层次)

这是一种稍微进阶的技巧,能让孩子初步理解“前面挡住后面”的空间概念。

  • 目标:学习利用遮挡关系表现画面的前后层次。
  • 玩法
    1. 先在画纸上贴上一些胶带或用硬纸板剪出形状(如云朵、太阳、小动物)。
    2. 让孩子用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满整个画纸。
    3. 等颜料半干或完全干透后,小心地撕掉胶带或纸板。
    4. 揭开的地方会留下一个白色的形状,仿佛是“保护”下来的一样。
  • 活动案例:《我的家人》

    先贴上几个圆形(代表家人的头),然后涂满背景色(如绿色的草地、蓝色的天空),揭开后,家人就“站”在草地上了。


教师与家长指导要点

  1. 提问式引导,而非命令式指导

    • 不要说:“太阳要画黄色的,草是绿色的。”
    • 要说:“你想用什么颜色来画太阳呢?”“你看看,绿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新颜色?像不像春天的小草?”
  2. 描述过程,而非评判结果

    • 不要说:“你画得真好/不好。”
    • 要说:“我看到你用了很多蓝色,感觉像在深海里游泳。”“哇,你把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了,真像一个发现新大陆的小科学家!”
  3. 提供“支架”,逐步放手

    对于技巧较复杂的(如遮挡法),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第一步(贴胶带),然后让他独立完成涂色和揭胶带的过程。

  4. 关注作品的“故事性”

    画完后,鼓励孩子讲一讲他画的是什么,作品背后的想象和故事,比画面本身更有价值,可以问:“能给我讲讲你的画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吗?”

  5. 展示与欣赏

    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家里或教室的显眼位置,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和欣赏的喜悦。

中班的水粉课,是一场关于色彩、触感和想象的探索之旅,作为引导者,我们要做的不是教孩子“如何画”,而是守护他们的好奇心,提供丰富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