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三大朗读技巧

停连

什么是停连? “停”指声音的间歇,“连”指声音的延续,停连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换气,更是表情达意的“标点符号”和“语法结构”,它决定了听众如何理解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三大朗读技巧-图1

为什么重要? 错误的停连会曲解原意,甚至闹出笑话。

  • “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
    • 错误停连:“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 (意思是两个人都亲了我)
    • 正确停连:“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 (意思是叔叔做了两件事) 停连是控制节奏、突出重点、制造悬念的基础。

如何运用?

  1. 语法停连: 根据标点符号和句子结构自然停顿。

    • 逗号(,): 短暂停顿,半拍左右。
    • 句号(。)、问号(?)、感叹号(!): 稍长停顿,一拍左右,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结束。
    • 冒号(:): 稍作停顿,为下文引出、解释或总结。
    • 分号(;): 比逗号长,比句号短,表示并列或转折关系。
  2. 逻辑停连: 为了强调、突出或表达某种情感而进行的非语法性停顿。

    • 强调重音前: “我,不是说他不行。” (停顿强调“不是”)
    • 段落之间: 停顿时间稍长,给听众思考和回味的时间。
    • 制造悬念: “他缓缓地转过身,手中握着一把……(停顿)……刀。”

重音

什么是重音? 在朗读时,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加大音量、放慢语速、拖长音节或加重语气,这些被强调的词语就是重音。

为什么重要? 重音是传达句子核心信息的关键,一句话的重音不同,表达的重点和情感就完全不同。 “我昨天买了。”

  • 重音在“”:强调是“我”买的,不是别人。
  • 重音在“昨天”:强调是“昨天”买的,不是今天或明天。
  • 重音在“”:强调是“买”的,不是借的或送的。
  • 重音在“”:强调买的是“书”,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如何运用?

  1. 找准重音词: 通常是句子里最能体现具体意图、情感色彩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
  2. 变化重音方式:
    • 加强音量: 把重音词的音量说得比其他词大。
    • 拖长音节: 适当延长重音词的读音时间。
    • 放慢语速: 在读重音词时,整体语速可以稍作放缓。
    • 改变音调: 提高或降低重音词的音调,使其更突出。

语气

什么是语气? 语气是指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等综合变化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它直接关系到朗读的“情感色彩”。

为什么重要? 语气是朗读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朗读是平淡无味的,无法打动听众,同样的文字,用不同的语气朗读,效果天差地别。 “你过来。”

  • 命令式语气: 声音低沉、有力、短促。(“你,过来!”)
  • 邀请式语气: 声音上扬、柔和、带笑。(“你,过来呀~”)
  • 关切式语气: 声音轻柔、语速稍慢。(“你,过来一下好吗?”)

如何运用?

  1. 理解文本,体会情感: 朗读前,首先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想表达什么?是喜悦、悲伤、愤怒、赞美还是讽刺?把自己代入角色或情境中。
  2. 运用声音要素:
    • 语调(高低): 表达疑问、惊喜、愤怒时用高语调;表达肯定、悲伤、沉重时用低语调。
    • 语势(强弱): 表达激动、愤怒、决心时用强语势;表达温柔、犹豫、沉思时用弱语势。
    • 语速(快慢): 表达紧张、兴奋、急切时用快语速;表达庄重、悲伤、怀念时用慢语速。
    • 虚实: 表达神秘、梦幻、犹豫时用虚声(气声);表达坚定、愤怒、喜悦时用实声(响声)。

总结与实践

这三大技巧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停连是骨架,搭建了语言的节奏和结构。
  • 重音是血肉,突出了语言的核心和重点。
  • 语气是灵魂,赋予了语言生命和情感。

练习建议:

  1. 多听: 听优秀的播音员、朗诵家的作品,分析他们是如何运用停连、重音和语气的。
  2. 多想: 拿到一篇稿子,不要急于开口,先通读几遍,理解其内容和情感,用笔标出你认为需要停顿、重读和改变语气的地方。
  3. 多说: 大声朗读出来,录音,然后回听自己的录音,与优秀范本对比,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从掌握这三个基本技巧开始,你的朗读水平一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