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校内试讲高分技巧?评委最看重这几点?

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呈现”、“课后反思”三个阶段,为你提供一套详尽、可操作的校内试讲技巧。

2025校内试讲高分技巧?评委最看重这几点?-图1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成败的基石)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甚至更多,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多次演练。

精心解读“试讲要求”

  • 明确课题: 是指定课题还是自选课题?指定课题要严格按照要求,自选课题则要选择自己最擅长、最能展示亮点的章节。
  • 确定时长: 通常是10-15分钟,务必严格遵守,超时是大忌,要根据时长来设计教学内容,详略得当。
  • 了解学生: 假设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年级,这直接决定了你的语言风格、教学方法和知识深度,对小学生要多用直观教具和游戏,对高中生则要注重逻辑思辨。
  • 是否需要互动: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互动,即使没有明确要求,也要设计1-2个互动环节,体现你的“学生中心”意识。

深入钻研教材与学情

  • 吃透教材: 不仅要讲明白本节课的知识,还要知道它在整个单元、整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承上启下),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 分析学情: 思考你假想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可能会在哪里遇到困难?你的教学设计如何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设计出彩的教学过程(核心环节)

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通常包括: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

  • 凤头——导入(1-2分钟):

    • 目标: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 技巧:
      • 情境导入: 讲一个相关的小故事、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一张图片。
      • 问题导入: 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或贴近生活的问题。
      • 温故知新: 从旧知识入手,引出新知识。
      • 时事/热点导入: 结合社会热点,体现知识的现实意义。
    • 关键: 快速、新颖、与课题高度相关。
  • 猪肚——新授(5-8分钟):

    • 目标: 清晰、透彻地讲解核心知识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 技巧:
      • 逻辑清晰: 采用“总-分-总”或清晰的步骤(如第一步、第二步)来组织内容。
      • 突出重点: 对于重点内容,可以放慢语速、加重语气、重复强调或使用板书突出。
      • 突破难点: 运用比喻、类比、举例、图示化等方法,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 教学方法多样: 穿插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避免全程“满堂灌”。
  • 互动——巩固练习(2-3分钟):

    • 目标: 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加深理解。
    • 技巧:
      • 设计小任务: 如快速问答、小组讨论(即使没有学生,也要做出组织讨论的姿态)、课堂小练习。
      • 提问技巧: 提问要面向全体(“哪位同学愿意回答?”),给学生思考时间,并对学生的回答(即使是模拟的)给予积极反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
  • 豹尾——小结与作业(1分钟):

    • 小结: 用简洁的语言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或者由教师进行梳理升华。
    • 作业: 作业要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如基础题(必做)和拓展题(选做),或者一个开放性的实践任务。

准备教学辅助材料

  • 板书设计: 这是你的“门面”,提前在纸上设计好,力求简洁、美观、有逻辑、突出重点,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列表、流程图等形式,板书要规划好位置和书写顺序。
  • PPT课件: 简洁至上!字体清晰、字号够大、配色舒适、图文并茂,避免大段文字,多用关键词、图表和图片,PPT是辅助,不是让你照着念的。
  • 教具/学具: 如模型、挂图、实物等,能让你的课堂更生动,即使是虚拟的,也要在试讲中“展示”出来。

反复演练,形成肌肉记忆

  • 计时演练: 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自己完整地讲一遍,甚至多遍,掐表能帮你控制节奏。
  • 录像复盘: 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试讲过程,这是最有效的自我提升方式,重点看:
    • 教姿教态: 站姿是否挺拔?表情是否自然亲切?眼神是否“与观众交流”?
    • 语言表达: 普通话是否标准?语速是否适中?语调是否有起伏变化?有无口头禅(“嗯”、“啊”、“)?
    • 互动感: 虽然台下没人,但你的语言和姿态是否像在和学生对话?
    • 时间分配: 各个环节的时间是否合理?

第二阶段:课中呈现(自信的展现)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将准备好的内容自信、流畅、富有感染力地呈现出来。

教姿教态:你的“第一张名片”

  • 站姿: 稳健、挺拔,不要来回晃动或倚靠讲台。
  • 走位: 适当走动,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体现课堂的活力。
  • 表情: 保持微笑,眼神要坚定、亲切,与评委进行眼神交流,仿佛台下坐满了你的学生。
  • 手势: 自然、适度,可以用来辅助表达,增强感染力,但不要过多或夸张。

语言表达:传递知识的桥梁

  • 音量与语速: 音量要确保最后一排能听清,语速中等偏慢,关键处放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 语调与节奏: 抑扬顿挫,富有变化,重点内容加重语气,过渡内容可以稍快,营造节奏感。
  • 语言精炼: 使用专业、准确的教学语言,避免口语化和随意性。

课堂互动:模拟真实的课堂

  • “学生”的存在感: 即使台下没人,也要时刻记得“学生”的存在,你的提问、巡视、表扬,都是为“他们”而做。
  • 预设与生成: 在试讲中,可以预设一两个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并巧妙地回应。“有同学可能会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这能体现你的教学机智。
  • 小组讨论: 如果设计小组讨论,要清晰地发出指令,并模拟走下讲台,俯身倾听“小组”讨论的场景。

应对突发状况(加分项)

  • 忘词怎么办? 不要慌!可以看一眼板书或PPT,或者自然地重复上一句话,给自己一个缓冲,绝对不要卡住说“我忘了”。
  • “设备”故障怎么办? 比如PPT突然不显示了,可以微笑着说:“没关系,看来我们的知识已经不需要PPT的辅助了,我们直接来看黑板……”然后从容地继续板书讲解,这能体现你的临场应变能力。

第三阶段:课后反思(持续的成长)

简洁的问答环节

  • 认真倾听: 听清评委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
  • 思考后作答: 稍作停顿,组织好语言再回答,展现你的逻辑和思考深度。
  • 回答策略:
    • 教学理念类: 结合新课标、学生主体性、核心素养等关键词来谈。
    • 教学设计类: 解释你为什么这么设计,它的优点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 “如果重来一次”: 可以坦诚地说“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增加一个XX环节”,体现你的反思精神。

及时复盘与总结

  • 无论结果如何,试讲结束后都要进行复盘。
  • 回顾成功之处: 哪个环节设计得特别好?哪个互动很出彩?
  • 分析不足之处: 哪里时间没控制好?哪个知识点讲得不够清晰?语言上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 寻求反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