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年模具拆装新技巧?效率翻倍秘诀在这里!

下面我将从核心原则、通用流程、关键技巧、安全事项以及不同类型模具的拆装要点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模具拆装的技巧。

2025年模具拆装新技巧?效率翻倍秘诀在这里!-图1


核心原则

在开始任何拆装工作前,必须牢记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1. 安全第一:这是所有操作的前提,模具通常很重、有锋利边缘,内部有复杂的活动部件,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2. 清洁有序:工作区域必须干净整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容器(用于存放零件)、标签和记录本,无序的拆装是导致零件丢失、错装和损坏的主要原因。
  3. 熟悉结构:动手前,务必彻底了解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功能,仔细阅读模具图纸和技术说明书,做到心中有数。
  4. 标记记录:对于复杂的模具,每一个拆下的零件都应进行标记(如贴标签、打钢印),并记录其原始位置和装配关系,照片是最好的辅助记录工具。
  5. 顺序原则:严格按照“先拆后装,后拆先装”的逆序原则进行,先拆外部附件,再拆内部部件;先拆活动部件,再拆固定部件。
  6. 保护模具:使用合适的工具(如铜棒、塑胶锤)进行敲击,避免直接敲打模具精密表面,对型腔、型芯等关键部位要重点保护,防止磕碰和划伤。

通用拆装流程

(一) 拆卸流程

  1. 准备工作

    • 断能与确认:确认模具已从注塑机上完全分离,并断开所有液压、电气连接。
    • 清洁模具:清除模具表面的油污、水渍和残留的塑料碎屑。
    • 了解模具:观察模具结构,找到分模面、顶出机构、冷却水路、滑块等关键部分。
    • 准备工具:准备好所需的扳手、套筒、内六角、拔销器、铜棒、撬棍、记号笔、标签、相机、磁铁吸盘等。
  2. 拆卸外部附件

    • 拆除定位环、浇口套、顶针板复位弹簧等外部可见的附件。
    • 拆除冷却水接头和油管,并妥善封住管口,防止异物进入。
  3. 分离模具 halves(上下模)

    • 使用合适的螺栓(如吊环螺栓)将模具吊起,平稳地放置在模具架或工作台上。
    • 松开模具上的所有紧固螺栓(如模脚螺栓、压板螺栓)。
    • 小心地将上下模分开,如果分模面有吸附力,可以使用撬棍(垫上铜板或木板)轻轻撬动,或在分模面四周均匀敲击,利用震动使其分离。切忌用蛮力强行撬开,以免损坏模具。
  4. 拆卸内部核心部件

    • 拆卸型芯/型腔:根据结构,可能需要先拆掉固定它们的镶件、压板或螺栓,同样要小心,防止型芯滑落或损坏。
    • 拆卸顶出机构
      • 先松开顶出板(顶针板)的固定螺栓。
      • 将顶出机构(顶针板、顶针固定板、回位杆等)作为一个整体组件小心取出。
      • 然后从顶出板上拆卸顶针、复位弹簧等。
    • 拆卸滑块/斜顶机构:这是拆装的难点,需要先松开滑块上的锁紧块和压紧螺栓,然后小心地将滑块或斜顶从模具中抽出,注意其运动轨迹,避免卡死。
    • 拆卸流道系统:拆掉流道推板、拉料杆等。
  5. 零件清洁与存放

    • 将所有拆下的零件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油污和塑料残留。
    • 按照拆卸顺序和装配关系,将零件分类放入不同的零件盒或托盘中。
    • 对每个零件或组件贴上标签,注明其名称和所在模架位置(如“A型芯”、“B滑块”)。
    • 拍照存档,特别是复杂的装配关系。

(二) 装配流程

装配是拆卸的逆过程,但需要更加细心。

  1. 清洁与检查

    • 确保所有模具零件和模架都已彻底清洁干净。
    • 仔细检查所有零件是否有磨损、变形、裂纹等损伤,损坏的零件必须修复或更换。
  2. 预装配

    • 将滑块、斜顶等活动机构先安装到位,确保其运动顺畅,没有卡滞。
    • 将型芯、型腔等精密部件装入模架,并用螺栓初步固定,但不要完全锁死。
  3. 合模

    • 将上下模小心地合拢,确保分模面完全贴合,没有错位。
    • 使用导向柱(导柱)和导套进行精确定位。
  4. 紧固与调整

    • 对称、均匀、分次地拧紧所有固定螺栓,先拧紧中央螺栓,再向两端对称扩展,分2-3次逐步达到规定的扭矩,这样可以保证模具受力均匀,避免变形。
    • 调整间隙:检查并调整顶出机构的间隙、滑块的行程和锁紧力等,确保所有活动部件运动灵活、到位。
  5. 安装外部附件

    • 安装定位环、浇口套、顶出板复位弹簧等。
    • 连接冷却水路和油管,并进行密封性检查。
  6. 最终检查与调试

    • 手动模拟:手动开合模数次,检查整个过程是否平稳、顺畅,有无异响或干涉。
    • 检查顶出:手动模拟顶出动作,确保所有顶针都能正常复位和顶出。
    • 试模: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进行低压、慢速试模,观察填充、保压、冷却、顶出等过程是否正常,并根据情况进行微调。

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 敲击的技巧:使用铜棒或塑胶锤敲击时,要敲击在受力点或销钉、键的端部,而不是直接敲打模具表面,敲击要轻、准、稳。
  • 拔销器的使用:对于难以取出的销钉或衬套,使用拔销器时要确保其爪部已牢固卡住,并均匀施力,避免偏载导致销钉断裂。
  • 螺纹防松:对于振动较大的部位,可以涂抹螺纹胶或使用防松螺母,拆卸生锈的螺栓时,可以适当加热或使用渗透油。
  • 处理粘模:如果塑料件粘在模具上,不要用硬物强行撬出,应使用铜棒或专用工具,配合适当的脱模剂小心处理。
  • 记录的重要性:复杂的模具,每一次拆装都应做详细记录,这不仅有助于本次装配,更是未来维修的宝贵资料。

不同类型模具的拆装要点

  1. 两板模

    • 最常见、最基础,主要掌握好分模面的分离、顶出机构的安装和调整即可。
  2. 三板模(点浇口模)

    • 重点:流道推板和定模座板的分离顺序,通常需要先拆掉限位拉杆、弹簧等,才能使三板分离,装配时要确保流道凝料能顺利脱落。
  3. 滑块/侧抽芯模具

    • 难点:滑块的拆卸和装配。
    • 技巧:必须先理解其锁紧和驱动原理,拆卸时,先松开压紧块,再拔出定位销(T型槽或止动销),然后才能滑出滑块,装配时,要确保滑块行程到位,锁紧块压紧,且运动无干涉。
  4. 斜顶模具

    • 难点:斜顶的安装角度和间隙。
    • 技巧:斜顶的底部是斜面,必须与对应的角度块配合良好,安装时要确保斜顶在顶出时,既能沿斜面滑动,又能将产品侧向顶出,且不能与型芯或其他零件发生干涉。

模具拆装是一门“三分技术,七分经验”的技艺,新手操作时,务必遵循规范,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对模具的每一个“脾气”都了如指掌,从而做到又快又好地完成拆装工作。**安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