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童讲故事是一门充满魔力的艺术,它不仅能陪伴孩子度过愉快的时光,更是他们认知世界、发展语言和情感的重要途径,掌握一些技巧,能让你的故事更具吸引力、教育意义和趣味性。

这里为你整理了一份超详细的儿童故事讲解技巧指南,分为“讲前准备”、“讲中技巧”和“讲后延伸”三个部分,并附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别建议。
第一部分:讲前准备 —— 功夫在诗外
好的故事从充分的准备开始。
了解你的听众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解能力、注意力集中点和兴趣点都完全不同。
- 0-3岁(婴幼儿): 注意力短,喜欢重复、节奏感强、有互动的简单故事,内容多围绕日常生活(吃饭、睡觉、洗澡)、动物、家庭成员。
- 3-6岁(学龄前): 进入想象力爆发期,喜欢充满冒险、魔法、英雄角色的故事,开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喜欢听“为什么”和“怎么样”。
- 6-9岁(小学低年级): 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情感,喜欢系列故事、侦探故事、科普故事和校园故事,开始有道德判断能力。
精心挑选故事
根据听众的年龄和兴趣选择故事。
- 经典故事: 如《三只小猪》、《小红帽》,寓意深刻,易于理解。
- 原创故事: 用孩子熟悉的人或物(比如他的玩具、宠物)作为主角,会让他更有代入感。
- 生活故事: 把孩子白天的经历编成故事,今天小熊积木和泰迪熊去探险了”,他会觉得非常有趣。
- 互动故事: 故事里留出空白,让孩子来填充情节或答案。
熟悉并内化故事
不要照本宣科!你需要把故事变成你自己的。
- 多读几遍: 理解故事脉络、人物关系和核心思想。
- 提炼关键情节: 记住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不是逐字背诵。
- 用自己的话复述: 尝试不看原文,把故事讲给自己听,直到流畅自然为止。
准备道具和环境
好的道具和环境能瞬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 道具: 手偶、指偶、玩偶、绘本、简单的乐器(如沙锤、铃鼓)、甚至几块彩色布。
- 环境: 找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地方,可以是沙发、小帐篷,或者铺一块毯子,灯光可以调暗一些,营造氛围。
第二部分:讲中技巧 —— 让故事活起来
这是讲故事的核心环节,你的声音、表情和动作是魔法棒。
声音的魔力
你的声音是塑造故事世界的唯一工具。
- 语速变化: 讲到紧张、激动的地方加快语速;讲到抒情、安静的地方放慢语速。
- 音量控制: 突然压低声音,能让孩子立刻竖起耳朵;提高音量可以制造戏剧性效果。
- 音调变化: 用高音模仿小鸟、小老鼠;用低音模仿大熊、狮子,为每个角色设计独特的声音。
- 巧用停顿: 在关键情节前停顿,制造悬念;在故事结束后留白,让孩子回味。
表情与肢体语言
“Show, don't tell.” (展示,而非说教。)
- 面部表情: 讲到开心的事就笑,讲到难过的事就皱眉,讲到害怕的事就瞪大眼睛,你的表情会直接感染孩子。
- 肢体动作:
- 模仿动作: 讲到大象就模仿它走路,讲到小鸟就扇动翅膀。
- 手势辅助: 用手势来表示大小、数量、方向。
- 空间移动: 走来走去,模拟角色的移动路线。
互动与参与
让孩子从听众变成故事的参与者。
- 提问互动:
- 预测性问题: “大家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回忆性问题: “刚才三只小猪用了什么材料盖房子呀?”
- 开放性问题: “如果你是那只小兔子,你会怎么办?”
- 邀请表演: “我们一起学大灰狼吹房子好不好?” “我们一起来拍手唱首歌吧!”
- 制造悬念: “小兔子躲在草丛里,一动也不敢动,它听到了……(停顿)……一个可怕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
营造氛围
调动所有感官,让孩子身临其境。
- 灯光: 可以用小夜灯或手电筒制造“篝火”或“月光”的效果。
- 触觉: 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物品让孩子触摸,比如讲《毛毛虫》时让他摸摸柔软的毛绒玩具。
- 嗅觉: 如果讲的是关于花园或厨房的故事,可以让孩子闻闻花香或食物的香气。
第三部分:讲后延伸 —— 让故事的价值最大化
故事讲完,不代表互动结束,延伸活动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讨论与分享
- 聊聊感受: “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部分?”“你觉得小主角勇敢吗?”
- 讨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引导孩子自己说出,而不是你直接灌输)。
- 联系生活: “我们是不是也像故事里的小熊一样,要乐于助人?”
创意延伸活动
- 艺术创作: 画出故事场景、角色,或者用黏土捏出故事人物。
- 角色扮演: 和孩子一起把故事演出来,这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 故事续编/改编: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给故事写一个不同的结局,或者加入新的角色。
- 手工制作: 根据故事内容做手工,比如用纸箱做房子(三只小猪),用卡纸做面具。
特别提醒:不同年龄段的侧重
-
对0-3岁宝宝:
- 技巧: 大量使用拟声词、叠词,如“汪汪”、“喵喵”、“大大的”、“圆圆的”。
- 重点: 重复、重复、再重复!他们喜欢听同样的故事,这能帮助他们建立语言和安全感。
- 互动: 身体接触非常重要,抱着他,让他指着绘本上的图画。
-
对3-6岁孩子:
- 技巧: 情节可以更复杂,加入一些简单的“小陷阱”或“转折”。
- 重点: 鼓励他们提问和猜测,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 互动: 让他们参与到情节决策中,我们让小熊走左边还是右边的路呢?”
-
对6岁以上孩子:
- 技巧: 可以引入一些更丰富的词汇和稍微复杂的句式。
- 重点: 引导他们思考人物的动机、故事的深层含义和道德选择。
- 互动: 鼓励他们复述故事、进行批判性思考,甚至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写一个小故事。
最重要的技巧
真诚与热情。
无论你掌握了多少技巧,如果你自己都对这个故事不感兴趣,孩子也一定能感受到,请享受讲故事的过程,用你的爱和对故事的热情去感染孩子。
你,就是孩子世界里最棒的故事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