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关于技巧的段子

关于“技巧”的段子,核心就在于“反差”——把看起来很高大上、很专业的技巧,用在鸡毛蒜皮、完全不搭边的地方,或者把简单的技巧说得天花乱坠,或者把复杂的技巧强行用在简单问题上。

关于技巧的段子-图1

这里给你准备了几类不同风格的技巧段子,请笑纳:


第一类:专业技巧的降维打击

这类段子把一种领域的专业方法,强行用在生活琐事上,显得一本正经又滑稽。

项目管理技巧炒鸡蛋

  • 我老婆最近学了项目管理,非要给我们家炒鸡蛋也做个甘特图。
  • 她把“洗锅”、“切葱花”、“打鸡蛋”、“开火”、“倒油”、“下锅”、“翻炒”、“出锅”这八个步骤列了出来。
  • 她定义了每个任务的“前置任务”,开火”必须在“倒油”之前完成。
  • 她还设置了“关键路径”,并告诉我,整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翻炒”这个环节,因为这是唯一没有“冗余”的步骤。
  • 最绝的是,她最后开了一个项目复盘会,总结说:“本次炒蛋项目基本成功,但沟通环节存在不足,主要是锅铲和锅的配合度不够,下次需要加强协同。”
  • 我默默地看着盘子里那坨焦黑的、散发着葱花味的碳,觉得它确实很有“项目失败”的质感。

SWOT分析选早餐

  • 朋友最近迷上了商业分析,每天早上用SWOT分析法决定吃什么。
  • S (优势):豆浆油条,便宜管饱,有碳水有蛋白质。
  • W (劣势):热量高,不健康,吃完容易犯困。
  • O (机会):楼下新开了一家网红包子铺,味道不错。
  • T (威胁):如果去网红包子铺,可能会迟到,被老板扣钱。
  • 综合来看,选择“在家啃昨晚的剩面包”,风险最低,收益最稳定。
  • 我问他:“那你每天都吃剩面包不腻吗?”
  • 他推了推眼镜,说:“这叫‘战略聚焦’,把资源投入到最核心、最没有风险的领域。”

第二类:过度解读的“小技巧”

这类段子把一些极其普通、甚至无厘头的行为,包装成一种高深的、需要学习的“技巧”。

微表情解读之“打嗝”

  • 我去参加一个“读心术与微表情”的培训班。
  • 老师说:“大家看,如果一个人打嗝时眉头紧锁,说明他内心有压抑的愤怒;如果面带微笑,说明他此刻心情愉悦,享受这个打嗝的过程。”
  • 然后他指着一个同学:“你来分析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连续打了五个嗝,而且一个比一个响?”
  • 那个同学站起来,憋得满脸通红,说:“老师……我……我只是……喝可乐……喝太急了……”
  • 老师扶了扶眼镜,严肃地说:“不,你这是在用身体语言表达你对碳酸饮料的‘爱恨交织’,这是一种高级的潜意识防御机制。”

“沟通技巧”之“发朋友圈”

  • 我朋友是HR,她教我发朋友圈的“沟通技巧”。
  • 她说:“如果你发美食,不能只说‘好吃’,要用‘五感体验法’。‘这道菜的色泽(视觉)令人愉悦,入口的酥脆感(听觉)伴随着浓郁的酱香(嗅觉),在舌尖上迸发出层次丰富的滋味(味觉),那顺滑的口感(触觉)简直是一种享受。’”
  • 我照着发了一条,结果底下评论:“你是在写美食评论,还是在给米其林三星餐厅写广告文案?”
  • 我朋友说:“这就对了,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活品质追求者’的人设,提升了你的个人品牌价值。”

第三类:滥用技巧,弄巧成拙

这类段子讲的是一个人试图用技巧解决简单问题,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谈判技巧”买水果

  • 去水果摊买苹果,摊主说:“5块钱一斤。”
  • 我想起刚学的“谈判技巧”,决定先抛出一个“锚点”,于是说:“老板,你这苹果看着不错,3块钱一斤我全包了。”
  • 摊主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一个“我懂了”的微笑,说:“行啊,小伙子,做生意就是要果断,不过我这苹果有‘期权’,你先按3块钱一斤付定金,一个月后如果市场价涨了,你按5块钱补齐差价;如果跌了,你就按3块钱拿走,这叫‘风险对冲’。”
  • 我当场就蒙了,心想我只是想买个苹果,怎么还玩上金融衍生品了?

“高效学习法”之“看电视”

  • 我想学习“费曼学习法”,号称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 它的核心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把一个复杂的概念讲给一个外行听。
  • 我打开电视,看起了《甄嬛传》。
  • 我老婆问我:“你看懂了吗?”
  • 我自信地说:“我用费曼学习法深入研究了,你看,皇后,代表的是‘中央集权’的保守派;华妃,代表的是‘地方豪强’的激进派;安陵容,就是那个被‘内卷’逼疯的‘打工人’,而甄嬛,她就是那个利用‘信息差’和‘人脉网络’,最终实现‘阶层跃迁’的‘超级个体’!”
  • 我老婆白了我一眼:“说人话!”
  • 我说:“哦,就是一群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和一份工作,在宫里斗心眼呗。”

第四类:玄学技巧,自我安慰

这类段子讲的是一些听起来很厉害,但完全无法验证的“技巧”,本质上是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心理安慰。

“吸引力法则”之“等公交”

  • 我相信“吸引力法则”,说你会吸引你关注的东西。
  • 所以每次等公交,我都不看远处,而是低头玩手机,心里默念:“车快来,车快来……”
  • 结果往往是我等的这趟车,总是在我身后呼啸而过。
  • 后来我学聪明了,我不再等我的车,而是盯着对面来的另一趟车,心里默念:“你来,你来……”
  • 你别说,效果立竿见影!我的车很快就来了。

希望这些段子能给你带来一些欢乐!技巧本身是好的,但用在不对的地方,就变成了段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