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核心思维与心态
在开始任何设计之前,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
以用户为中心
- 核心: 设计不是自我表达,而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始终将用户的需求、目标和体验放在第一位。
- 技巧: 不断问自己:“用户是谁?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的设计如何帮助他们更高效、更愉悦地解决问题?”
-
目标驱动
- 核心: 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商业/产品目标。
- 技巧: 在项目启动时,明确核心目标(如:提升用户注册率 20%、降低客服咨询量、提高品牌认知度),设计方案的所有元素都应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
数据驱动
- 核心: 避免凭感觉做设计,用数据验证假设和评估效果。
- 技巧:
- 设计前: 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竞品数据、市场调研报告,为设计提供依据。
- 设计中: 进行 A/B 测试,比较不同方案的效果。
- 设计后: 监控关键指标,评估设计是否达成预期目标。
-
拥抱迭代与敏捷
- 核心: 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艺术品,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
- 技巧: 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先做出一个最小可行方案,快速投入测试,根据用户反馈和数据不断迭代优化,而不是追求一次性做出“完美”的设计。
-
保持好奇与同理心
- 核心: 深入理解用户所处的场景、情绪和动机。
- 技巧: 多与用户交流(访谈、问卷),观察他们的行为,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痛点。
第二部分:设计流程与方法论
遵循一个清晰的流程,可以让你事半功倍,避免混乱。
研究与分析
-
明确问题
- 技巧: 与产品经理、业务方深入沟通,用“5W1H”方法梳理清楚:
- Why: 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背景、目标)
- What: 我们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 Who: 目标用户是谁?(用户画像)
- Where: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使用场景)
- When: 什么时候需要?(时间节点)
- How: 我们期望用户如何与设计互动?(行为路径)
- 技巧: 与产品经理、业务方深入沟通,用“5W1H”方法梳理清楚:
-
用户研究
- 技巧:
- 定性研究: 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焦点小组,用于理解“为什么”。
- 定量研究: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用于了解“是什么”和“有多少”。
- 技巧:
-
竞品分析
- 技巧: 分析 3-5 个直接和间接竞品,重点关注:
- 他们的核心功能和布局。
- 他们的视觉风格和交互模式。
- 他们的优缺点,以及我们可以借鉴或超越的地方。
- 技巧: 分析 3-5 个直接和间接竞品,重点关注:
概念与构思
-
信息架构
- 技巧: 将所有内容进行分类、组织,构建清晰的导航结构,常用的方法有:
- 卡片分类法: 让用户将内容卡片按他们认为的逻辑分组。
- 站点地图: 画出整个产品/网站的页面层级关系。
- 技巧: 将所有内容进行分类、组织,构建清晰的导航结构,常用的方法有:
-
用户流程与线框图
- 技巧:
- 用户流程图: 描述用户为完成一个目标(如:下单)所经历的一系列步骤。
- 线框图: 绘制低保真度的页面布局图,专注于结构、信息层级和功能排布,不涉及颜色和视觉细节,这能让你快速迭代布局,避免过早陷入视觉细节。
- 技巧:
-
头脑风暴
- 技巧: 围绕核心问题,鼓励团队成员自由发散,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关键在于“ quantity over quality ”,先求量,再求质。
设计执行
-
视觉设计
- 技巧: 在线框图的基础上,注入品牌个性和情感。
- 建立设计系统: 包括色彩、字体、图标、间距、组件规范等,这能确保一致性,并极大提升设计效率和开发效率。
- 色彩心理学: 选择符合品牌调性和能引发用户情感共鸣的颜色。
- 排版: 运用对比、对齐、重复、亲密性等原则,建立清晰的信息层级,引导用户视线。
- 留白: 适当留白可以突出重点,提升页面的呼吸感和高级感。
- 技巧: 在线框图的基础上,注入品牌个性和情感。
-
交互设计
- 技巧: 设计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每一次互动。
- 动效: 好的动效可以提供反馈、引导用户、增强操作的流畅感和愉悦感。
- 反馈: 任何用户操作都应有即时、清晰的反馈(如:按钮点击效果、加载提示、成功/失败提示)。
- 一致性: 交互模式应遵循平台规范和产品内部的一致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 技巧: 设计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每一次互动。
测试与迭代
-
可用性测试
- 技巧: 邀请真实用户使用你的设计,观察他们在完成任务时遇到的困难,不要问“你喜欢吗?”,而是问“你在尝试完成 XX 任务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
收集反馈
- 技巧: 建立多渠道的反馈机制,如用户访谈、应用内反馈、数据分析、客服记录等。
-
迭代优化
- 技巧: 根据测试和反馈结果,调整设计,然后再次测试,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三部分:实用工具与技巧
-
沟通技巧
- 对业务方: 用数据和价值说话,解释设计如何帮助达成业务目标。
- 对开发: 提供清晰的设计稿和标注文件,使用设计系统,减少沟通成本。
- 对用户: 在测试时,多听少说,做一个中立的观察者。
-
讲故事的能力
- 技巧: 将你的设计方案包装成一个故事,描述用户遇到的困境,你的设计如何像英雄一样登场,解决了问题,带来了美好的结果,这能让你的方案更具说服力。
-
管理反馈
- 技巧:
- 主动寻求反馈: 不要等到别人来找你。
- 明确问题: 在寻求反馈时,问具体的问题(如:“这个按钮的位置是否明显?”而不是“你觉得怎么样?”)。
- 区分主观偏好和客观问题: “我不喜欢蓝色”是主观偏好,“这个文字在白色背景下看不清”是客观问题,优先解决客观问题。
- 技巧:
-
作品集展示技巧
- 技巧: 不要只放最终效果图,展示你的完整思考过程:从研究、问题定义、草图、线框图,到最终方案和迭代结果,这能体现你的专业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关键
| 维度 | 关键点 |
|---|---|
| 思维 | 以用户为中心,目标驱动,数据驱动,拥抱迭代 |
| 流程 | 研究分析 -> 概念构思 -> 设计执行 -> 测试迭代 |
| 能力 | 同理心、逻辑思维、审美能力、沟通能力、讲故事能力 |
| 工具 | 设计系统、原型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协作工具 |
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 -> 定义问题 -> 解决问题 -> 验证问题”的循环,掌握这些技巧,并不断在实践中应用和反思,你的设计能力一定会稳步提升,祝你设计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