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你系统地梳理中考记叙文的答题技巧,分为“读、审、答、检”四个步骤,并结合具体题型进行讲解。

第一步:读——高效阅读,整体把握
拿到文章,不要急于答题,先花5分钟左右,带着问题去读文章,目标是“三明确”:
- 明确文章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即: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 明确文章线索: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人、物、情、理)
- 明确文章主旨: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是赞美一种精神,还是揭示一个道理,或是抒发一种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
阅读小技巧:
- 圈点勾画: 快速阅读时,用笔圈出关键词句,如:中心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人物描写的词句、环境描写的句子等,这能帮你快速定位信息。
- 划分层次: 读完后,在心里给文章分段,概括每一段的大意,这样能让你对文章结构了如指掌。
第二步:审——审清题干,明确考点
这是答题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中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暗示着答题方向和得分点。
审题三要素:
- 审范围: 题目问的是“第X段”还是“全文”?是“从哪些方面”还是“最主要的原因”?
- 审对象: 题目问的是“人物形象”、“环境作用”,还是“词语含义”?
- 审题型: 题目要求你做什么?是“概括内容”、“分析作用”,还是“谈理解感悟”?
常见题干关键词:
- 概括类: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 分析类: “分析XX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XX人物的形象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理解类: “如何理解‘XX’这句话的含义”、“谈谈你对标题‘XX’的理解”。
- 赏析类: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感悟类: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感悟?”
- 结构类: “分析XX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文章以XX开头,有什么好处?”
第三步:答——规范作答,精准得分
这是将你的理解转化为分数的过程,记住三个核心原则:“观点明确、依据充分、条理清晰”。
内容概括题
公式: (谁)+ 在什么情况下 + 做了什么事 + 结果/怎么样了。
答题技巧:
- 要素齐全: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不一定全写,但核心要素(人物、事件、结果)必须有。
- 语言简洁: 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避免照抄原文,可以把原文的描写性语句压缩成陈述性语句。
- 主语统一: 概括时尽量保持主语一致,使句子通顺。
【例题】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错误示范】 本文讲了“我”和父亲去爬山,父亲教“我”爬山,让“我”明白了道理。 【正确示范】 “我”和父亲爬山,父亲用爬山的过程教导“我”做事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
人物形象分析题
公式: 性格特点 + 文中依据(概括事例或描写语句)。
答题技巧:
- 用词准确: 从文中提炼词语,或使用“勤劳、善良、无私、坚韧、乐观、虚伪、自私”等概括性词语。
- 多角度分析: 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入手,结合具体事例来证明。
- 全面辩证: 不要只说好话或只说坏话,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人物。
【例题】 请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参考答案】 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富有智慧的人。(观点) 从他耐心教导“我”如何爬山,并用爬山比喻人生道路来看,他是一位循循善诱的父亲。(依据1)他也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在面对陡峭山路时,他自己身先士卒,为“我”树立了榜样。(依据2)
句子/词语含义理解题
公式: 表层含义(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结合主旨、情感、哲理)。
答题技巧:
- 词语含义: 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解释其在文中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 句子含义: 先分析句子的字面意思,再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主旨,挖掘其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或人生哲理。
- 找关键词: 句子中往往有体现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的“文眼”,要重点分析。
【例题】 如何理解“那座山,永远矗立在我的心里”这句话? 【参考答案】 表层含义是指那座真实的山。(表层) 深层含义是指父亲教导的“做事要脚踏实地”的道理和深沉的父爱,像一座山一样高大、可靠,永远激励着“我”,成为“我”人生路上的精神支柱。(深层)
环境描写作用题
公式: 渲染气氛 + 烘托人物心情 + 推动情节发展 + 展示社会环境 + 突出文章主旨。
答题技巧:
- 区分位置:
- 开头的环境描写: 多为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 中间的环境描写: 多为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 结尾的环境描写: 多为升华主旨、留下思考空间、与开头形成呼应。
- 结合具体内容: 不要只背公式,一定要结合文中的具体环境和人物、情节来分析。
标题作用/含义题
公式: 内容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中心事件) + 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设置悬念) + 主旨上(点明/升华主旨、寄托作者情感)。
答题技巧:
- 本身: 标题用了什么手法?(比喻、象征、双关等)
- 与内容的关系: 标题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 与主旨的关系: 标题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开放性感悟启示题
公式: 本文观点 + 我的生活实际 + 我的感悟/启示。
答题技巧:
- 紧扣主旨: 你的感悟必须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不能凭空想象。
- 联系实际: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来谈,让感悟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 观点正确: 要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例题】 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本文让我明白了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重要性。(本文观点)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学习数学时,总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基础不牢,成绩上不去,今后,我一定要像文中的父亲教导的那样,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个知识点都学扎实。(联系实际)才能最终登上成功的“山顶”。(我的感悟)
第四步:检——复查答案,杜绝失误
后,一定要留出3-5分钟进行检查。
- 检查审题: 再看一遍题目,确保你没有答非所问。
- 检查要点: 看看答案是否包含了所有得分点,有没有遗漏。
- 检查语言: 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表述是否清晰。
- 检查书写: 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总结与提醒
- 答案在原文中: 记叙文的答案绝大部分都能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学会从原文中“找”和“抄”(概括性抄写),而不是凭空“想”。
- 术语要准确: 答题时适当使用“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运用了……修辞手法”等术语,能让你的答案显得更专业。
- 分点作答: 如果一个问题包含多个要点,一定要用“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