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国外创意护肤品广告,为何能刷屏?

以下我将从核心创意方向、经典案例分析、以及背后的营销逻辑三个方面,为你详细解读。

国外创意护肤品广告,为何能刷屏?-图1


核心创意方向

国外的护肤品广告创意,通常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向展开,它们共同构成了广告的独特魅力。

情感叙事

这是最常见也最打动人心的方式,广告不直接说产品有多好,而是讲述一个与产品相关的、能引发观众共鸣的故事。

  • 自我关爱、治愈、成长、女性力量、身份认同。
  • 表现形式:
    • 微电影式广告: 如多芬的《Real Beauty Sketches》(真实素描),通过素描师描绘的“自画像”和“他人眼中的画像”对比,探讨女性自我认知的偏差,传递“你比你想象的更美”的品牌理念,产品只是这一理念的载体。
    • 生活片段式: 展示女性在忙碌一天后,通过护肤仪式(比如涂抹面霜、泡澡)来犒劳自己、找回内心平静的时刻,这不仅仅是护肤,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充电”。

氛围美学

这类广告极度注重画面的美感和感官体验,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语言,构建一个令人向往的“乌托邦”世界。

  • 极简主义、自然主义、光影艺术、高级感。
  • 表现形式:
    • 慢镜头与光影: 如SK-II的经典广告,常常使用电影级的运镜和光影,捕捉液体滴落、泡沫破裂、皮肤纹理等微观细节,营造出一种神圣、静谧、近乎艺术品的质感。
    • 自然场景: 将产品与纯净的自然风光(如雪山、森林、海洋)结合,暗示产品的天然成分和带来的纯净感受,一些主打有机成分的品牌,广告画面会非常干净、明亮,充满生命力。

概念颠覆

通过出人意料的反转、幽默或夸张,打破消费者对护肤品广告的固有印象,从而留下深刻记忆。

  • 幽默、讽刺、反转、打破常规。
  • 表现形式:
    • 夸张的“问题”场景: 比如一个广告里,主角的皮肤问题被极度夸张地视觉化(比如用特效做出“毛孔怪兽”),然后用产品像“英雄”一样轻松解决,既有趣又突出了功效。
    • 反套路: 针对传统广告中“完美无瑕”的模特,故意展示一些“不完美”的细节,比如雀斑、细纹、汗毛,并赋予其美感,传递“真实即美”的态度,像Aerie和Dove都做过类似尝试。

艺术跨界

将品牌与艺术、音乐、时尚等领域深度结合,提升品牌格调和文化内涵。

  • 艺术合作、限量款、文化符号。
  • 表现形式:
    • 与艺术家联名: 邀请知名艺术家为产品设计包装或拍摄广告,将艺术作品融入产品中,使其成为收藏品,Kiehl's(科颜氏)经常与艺术家合作推出限量版产品。
    • 音乐驱动的广告: 使用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独立音乐或经典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音乐的情绪和节奏来带动广告的叙事,让广告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Glossier的广告常常伴随着Lo-Fi或Indie Pop音乐。

科技与未来感

主打科技成分或创新技术的品牌,会用充满未来感的视觉语言来展现其“黑科技”。

  • 数据可视化、未来主义、实验室、精准。
  • 表现形式:
    • 动态图形: 用酷炫的CG动画展示分子如何渗透皮肤、修复细胞,将复杂的科技原理简单化、视觉化。
    • 极简UI设计: 广告的视觉风格模仿手机App或智能设备界面,传递“精准”、“智能”、“高效”的品牌形象。

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SK-II - "Change Your Fate" (改写命运)

  • 创意方向: 情感叙事 + 概念颠覆
  • 广告聚焦于亚洲女性的社会压力,尤其是“适婚年龄”的焦虑,通过采访不同年龄、职业的女性,她们讲述着因“单身”而面临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她们在SK-II的帮助下,勇敢地对这种压力说“不”,活出自己的人生。
  • 创意亮点:
    1. 社会议题切入: 它没有卖产品,而是在卖一种“解放”和“自我主宰”的权利,引发了整个亚洲社会的巨大共鸣。
    2. 真实人物: 没有使用明星,而是让普通女性自己发声,增强了真实感和代入感。
    3. 升华品牌: 将一瓶神仙水与“改变命运”这种宏大主题联系起来,赋予了产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案例2:Dove - "Real Beauty Sketches" (真实素描)

  • 创意方向: 情感叙事 + 社会实验
  • 实验邀请一位女性描述自己的外貌,然后由一位不了解她的素描师根据描述作画,由另一位陌生人根据对这位女性的印象来作画,两幅画对比,后者明显更美丽、更友善,广告点出:我们总是对自己太苛刻。
  • 创意亮点:
    1. 强大的洞察力: 准确抓住了当代女性普遍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和“不自信”的心理痛点。
    2. 实验形式新颖: “素描”这个形式简单直观,对比效果冲击力强,易于传播。
    3. 价值观先行: Dove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女性自信”的倡导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卖香皂的品牌。

案例3:Glossier - "Skin First, Makeup Second"

  • 创意方向: 氛围美学 + 艺术跨界
  • Glossier的广告很少出现浓妆艳抹的模特,它展示的皮肤是“刚刚好”的——有健康的红晕、自然的瑕疵,看起来像“天生好皮”,模特通常是素颜或化着非常淡的妆,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松弛的状态。
  • 创意亮点:
    1. 定义“美妆新美学”: 它创造了一种“无瑕”之上的“原生感美学”,迎合了年轻一代对“不刻意”、“做自己”的追求。
    2. 社区驱动: Glossier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素颜照和产品使用体验,让用户成为广告的一部分,形成强大的社区文化。
    3. 极简主义设计: 从产品包装到广告视觉,都采用粉色、白色为主的极简风格,清新、高级,辨识度极高。

案例4:La Mer - The Miracle Broth®

  • 创意方向: 氛围美学 + 科技与未来感
  • 海蓝之谜的广告总是充满神秘感和仪式感,画面常常是深海、巨浪、实验室特写,用慢镜头和宏大的音乐,展现其核心成分“神奇活性精萃(Miracle Broth®)”的诞生过程,它不直接说“能去皱”,而是通过这种史诗般的叙事,让你相信它蕴含着来自深海的强大修复能量。
  • 创意亮点:
    1. 神话构建: 将品牌故事和产品成分神话,使其听起来像一个传奇, justify了其高昂的价格。
    2. 感官盛宴: 视听效果极佳,让观众在观看时就能感受到产品的“高级”和“有效”,即使不了解成分,也会被其氛围所折服。

背后的营销逻辑

这些创意广告的成功,背后有清晰的营销逻辑:

  1. 从“功能”到“情感”的转移: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单纯的功效宣传已经很难打动消费者,通过情感连接,品牌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培养品牌忠诚度。
  2. 价值观营销: 现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购买产品时不仅看重功能,更看重品牌所代表的价值观,Dove的“真实美”、SK-II的“自我主宰”、Glossier的“原生感”,都是在输出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吸引认同该价值观的消费者。
  3. 打造“生活方式品牌”: 成功的护肤品广告不会让你觉得“我需要买它来解决问题”,而是让你觉得“我想成为那样的人”,它将产品融入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中,购买产品就等于购买了通往这种生活的“门票”。
  4. 社交媒体的适配性: 这些创意广告通常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非常适合在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社交媒体上传播,用户会因为“好看”、“有共鸣”、“有态度”而自发分享,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