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写作技巧如何提升文章时效性与传播力?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以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状物写景、体物言志为主要特征,写好一篇赋,需要掌握其独特的“形”与“神”。

写作技巧 赋-图1

我们可以将写作技巧分为两大层面:“形”之技巧(外在形式与结构)“神”之技巧(内在意蕴与气韵)


“形”之技巧:雕琢辞章,构建骨架

这是赋的“硬件”部分,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础。

铺陈排比,极尽渲染

这是赋最核心、最根本的写作手法,所谓“铺陈”,就是不厌其烦地、从各个角度详细地描摹事物;所谓“排比”,就是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成串地排列。

  • 技巧要点:

    • 空间维度: 描写一个宫殿,可以从高到低,从外到内,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描写一座山,可以从山脚写到山腰,再写到山顶。
    • 时间维度: 描写一个季节,可以从早到晚,从春到夏,从古至今。
    • 感官维度: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写花,不仅有“姹紫嫣红”(视觉),还有“暗香浮动”(嗅觉);写乐声,不仅有“余音绕梁”(听觉),还有“如泣如诉”(情感)。
    • 事理维度: 阐述一个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论证。
  • 示例(模仿《阿房宫赋》):

    原文: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解析: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是整体渲染;“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是空间走向的铺陈;“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是地理环境的铺陈。

对偶工整,声律和谐

赋,尤其是汉赋和骈赋,追求句式的整齐和对仗,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 技巧要点:

    • 词性对仗: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落霞”对“秋水”,“孤鹜”对“长天”。
    • 结构对仗: 主谓对主谓,偏正对偏正,如“星汉”对“云霞”,“灿烂”对“参差”。
    • 意义相关: 上下两句的意义要关联,或并列,或对比,或补充。
  • 示例(模仿《滕王阁序》):

    原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 “落霞”对“秋水”(名词),“孤鹜”对“长天”(名词),“与”对“共”(介词),“齐飞”对“一色”(动词+形容词),结构、词性、意境都完美对仗。

善用典故,增加厚重

在赋中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名言,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显得典雅厚重,底蕴十足。

  • 技巧要点:

    • 自然融入: 典故不能生硬堆砌,要与描写的景物或抒发的情感紧密结合。
    • 化用无痕: 最好能化用典故,而不是直接照搬,使其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
  • 示例:

    写江南美景,可以联想到“曾几何时,杜牧于此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 写人生短暂,可以联想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乃东坡之叹也。”

词汇华丽,辞藻丰富

赋追求文采,讲究“铺采摘文”,要大量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色彩词、声音词、状态词,让语言富丽堂皇,绚烂多彩。

  • 技巧要点:
    • 锤炼字词: 精心挑选最精准、最生动的词语,避免重复使用简单的形容词。
    • 运用通感: 将不同感官的感受打通,如用“明亮”形容声音,用“甜润”形容颜色。

“神”之技巧:立意深远,气韵生动

这是赋的“软件”部分,是决定一篇赋能否成为“佳作”的关键。

体物写志,卒章显志

这是赋的灵魂,铺陈了那么多华丽的景物,最终要落到“志”上,这个“志”可以是作者的志向、感慨、讽喻或哲理,文章结尾处要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 技巧要点:

    • 由物及人: 从对客观事物的描摹,自然过渡到对人的情感、命运的思考。
    • 由景入情: 从对景物的描绘,生发出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
    • 结尾有力: 结尾的议论或抒情要简洁、深刻、有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示例(以《阿房宫赋》为例):

    前半部分(体物): 极尽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奢华。 后半部分(写志):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 前文的铺陈都是为了引出这个深刻的道理: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否则就会重蹈覆辙,这就是“卒章显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不要干巴巴地抒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景物因情感而鲜活,情感因景物而具体。

  • 技巧要点:
    • 以乐景写哀情: 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内心的悲伤,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以哀景写哀情: 用萧瑟的景物来烘托内心的悲凉,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选择有“情”的意象: 选择本身就带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如“杨柳”代表离别,“月亮”代表思乡。

结构清晰,张弛有度

一篇赋的结构,就像一首乐曲,要有起、承、转、合。

  • 技巧要点:
    • 起(开头): 开门见山,点明描写的对象,或用一个宏大的背景引入,奠定全文基调。
    • 承(承接): 沿着开头的线索,进行详细的铺陈和描绘,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 转(转折): 在充分铺陈之后,笔锋一转,由物及人,由景入情,引出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这是文章的“文眼”所在。
    • 合(: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发出议论或抒情,收束有力。

现代写作的启示与技巧

虽然赋是古典文体,但其写作技巧对现代写作(尤其是散文、演讲稿、广告文案等)仍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1. 化“铺陈”为“细节描写”: 现代写作不需要堆砌辞藻,但要学习“铺陈”的精神——多角度、多维度地刻画细节,写一个人,不仅要写外貌,还要写他的习惯、他的眼神、他说话的语气、他做事的方式。
  2. 化“对偶”为“节奏感”: 现代文不必严格对偶,但要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长短句结合,整散句交错,能让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
  3. 化“典故”为“文化底蕴”: 现代写作可以引用名言、诗词、电影台词等,来增加文章的厚度和共鸣感,让读者会心一笑或产生深度思考。
  4. 化“体物写志”为“形散神不散”: 这是现代散文的核心,无论文章内容多么自由(形散),其内在的情感、思想或主题(神)必须始终贯穿,清晰明确。

写好一篇赋的“心法”

  1. 胸有成竹,意在笔先: 动笔前,想清楚你要写什么(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