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则:题目要“画龙点睛”
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 简洁明了:字数不多,一眼就能看懂。
 - :能让人大致猜到文章要写什么。
 - 吸引眼球:有点小创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大实用拟题技巧(附例子)
这里介绍五种最常用、最容易掌握的拟题方法,非常适合小学生。
点明中心法(最直接、最常用)
直接用文章的核心思想、主要内容或关键事物作为题目,这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
- 做法:问自己:“我这篇文章最想说的是什么?”或者“我主要写了什么东西/哪个人?”
 - 适用文体: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都非常适用。
 
例子:
- :写自己第一次学骑自行车,虽然摔了很多次,但最后成功了。
- 普通题目:《学骑车》
 - 优秀题目:《我学会了骑车!》
 
 - :描写校园里那棵高大的老榕树。
- 普通题目:《树》
 - 优秀题目:《校园里的“老朋友”》
 
 - :赞美妈妈每天为自己准备早餐的辛劳。
- 普通题目:《我的妈妈》
 - 优秀题目:《妈妈的味道》
 
 
巧用修辞法(最生动、最吸引人)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题目变得形象、有趣,充满想象力。
- 做法:把你的写作对象比作另一个东西,或者把它当作人来写。
 - 适用文体:写景、状物、想象类的文章尤其出彩。
 
例子:
- :描写春天花园里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
- 普通题目:《春天的花园》
 - 优秀题目:《春天是个魔术师》 (拟人)
 
 - :写雨后天空美丽的彩虹。
- 普通题目:《彩虹》
 - 优秀题目:《天空的七彩桥》 (比喻)
 
 - :描写小蚂蚁搬家,很团结。
- 普通题目:《蚂蚁》
 - 优秀题目:《了不起的小蚂蚁》 (拟人)
 
 
设置悬念法(最有趣、最能勾起好奇心)
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制造一个神秘、意想不到的情境,让读者忍不住想:“为什么会这样?文章里到底写了什么?”
- 做法:用“为什么”、“难道”、“竟然”等词开头,或者描述一个奇怪的现象。
 - 适用文体:记事、叙事类的文章效果最好。
 
例子:
- :写自己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然后诚实承认了错误。
- 普通题目:《一件小事》
 - 优秀题目:《花瓶碎了之后……》
 
 - :写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让鸡蛋浮起来。
- 普通题目:《一次实验》
 - 优秀题目:《鸡蛋会游泳吗?》
 
 - :写一个同学总是帮助大家,但自己却从不声张。
- 普通题目:《我的同学》
 - 优秀题目:《我们班的“小雷锋”》
 
 
引用名言/歌词法(最文艺、最有文采)
借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名言或者歌词,来点明文章的主题,显得很有文化底蕴。
- 做法:想想你的文章内容和哪句名言、歌词的意境最相符。
 - 适用文体:写景、抒情、感悟类的文章。
 
例子:
- :描写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 普通题目:《秋天》
 - 优秀题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引用刘禹锡的诗)
 
 - :写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珍贵友谊。
- 普通题目:《我的好朋友》
 - 优秀题目:《友谊地久天长》 (引用歌词)
 
 - :写自己坚持跑步,最终跑完长跑比赛的故事。
- 普通题目:《跑步比赛》
 - 优秀题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引用俗语)
 
 
突出矛盾法(最戏剧、最抓人)
文章中如果有对比、冲突或者转折,可以直接把这个矛盾点作为题目,非常有张力。
- 做法:抓住文章中最让人感到意外、最不一样的地方。
 - 适用文体:叙事、写人类的文章。
 
例子:
- :写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同学,在运动会中为了班级荣誉,拼命坚持跑完了全程。
- 普通题目:《运动会》
 - 优秀题目:《“调皮鬼”的坚持》
 
 - :写自己本来很害怕小狗,但在一次经历后,发现小狗其实很可爱。
- 普通题目:《小狗》
 - 优秀题目:《从害怕到喜欢》
 
 
拟题“三步走”自查法
写完文章后,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方法来检查你的题目好不好:
- 读一读:题目读起来顺口吗?有没有错别字?
 - 想一想:看到这个题目,别人能猜到文章大概写什么吗?它是不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 比一比:这个题目和《一件小事》、《我的妈妈》这类普通题目比,是不是更有趣、更吸引人?
 
总结给老师/家长的建议
- 多鼓励,少批评:初期不要苛求完美,只要孩子能围绕内容拟题,就应给予肯定。
 - 提供范例:多给孩子看一些优秀的范文,分析它们的题目好在哪里。
 - 引导思考:当孩子卡壳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你的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你用了一个很棒的比喻,能把它放进题目里吗?”
 - 趣味练习:可以和孩子玩“看图拟题”的游戏,或者给一个故事让他想三个不同的题目。
 
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小朋友们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