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将从核心理念、具体方法与技巧、不同场景应对三个层面,为您系统梳理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与心态
在掌握具体技巧之前,建立正确的理念至关重要,这决定了您的课堂管理是“堵”还是“疏”,是“控制”还是“引导”。
-
关系大于一切
- 核心理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基石,学生更愿意遵守他们所尊敬和喜欢的老师的规则。
- 实践:花时间了解每个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次课后闲聊,都能建立信任,当学生感觉被看见、被理解时,他们会更愿意合作。
-
预防胜于治疗
- 核心理念:最好的纪律是让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违纪,与其在问题发生后处理,不如提前设计好课堂环境,预防问题的发生。
- 实践:清晰的规则、有趣的教学活动、流畅的课堂流程,都能从源头上减少学生的分心和不当行为。
-
明确且一致的期望
- 核心理念:学生需要明确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并且这些规则必须被一贯地执行,模糊和随意的规则会导致混乱。
- 实践:在学期初,与学生共同制定清晰、积极的课堂规则(“尊重他人”、“积极参与”),并张贴在显眼位置,确保所有规则都得到公平执行。
-
关注积极行为,而非消极行为
- 核心理念:学生会重复那些能获得你关注的行为,如果你总是关注捣乱的学生,他们就会通过捣乱来吸引你的注意,反之,表扬和强化积极行为,会让学生效仿。
- 实践:当看到学生认真听讲、互相帮助时,立刻给予具体的表扬(“我注意到小明刚才主动帮助了小红,这非常棒!”),这比批评一个走神的学生更有效。
-
保持冷静与专业
- 核心理念:教师的情绪是课堂的“情绪晴雨表”,当教师失去冷静,学生的情绪也会失控,问题会升级。
- 实践:面对学生的挑衅或不当行为,深呼吸,保持冷静,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赢得争吵,冷静的态度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第二部分:具体方法与技巧
开学初,打好基础
-
建立清晰的课堂规则和程序
- 规则:与学生共同制定3-5条核心规则,使用正面语言(如“保持专注”而非“不要说话”),确保规则简单、具体、可执行。
- 程序:这是课堂高效运转的“润滑剂”,明确各种日常活动的流程,
- 如何进入教室:安静入座,准备好学习用品。
- 如何提问: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
- 如何小组讨论:音量控制,任务分工。
- 如何提交作业:放在指定位置。
- 如何结束课堂:整理桌面,安静离开。
-
教授并演练程序
- 不要只宣布规则,要花时间教授和演练,教学生如何进行“安静的同伴讨论”,可以让他们先练习1分钟,然后给予反馈,再练习,直到程序内化为学生的习惯。
-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开学第一周,进行一些破冰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努力叫对。
课堂中,灵活应对
-
物理环境管理
- 座位安排:根据教学需要调整,需要讨论时,可安排成小组;需要考试时,可单人单座,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关系,避免容易分心的学生坐在一起。
- 视觉提示:将课程目标、规则、重要信息张贴在墙上,方便学生随时看到。
- 减少干扰:保持教室整洁,关闭不必要的门窗,管理好教室内的“吸引力”(如有趣的玩具、书籍)。
-
教学技巧管理
- 保持节奏,动静结合:长时间的单调讲授容易让学生走神,将讲解、提问、小组活动、游戏、视频等环节穿插进行,保持学生的参与度。
- 运用非语言沟通:
- 眼神接触:与走神的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这是一种温和的提醒。
- 身体靠近:轻轻走到行为不当的学生身边,通常不需要说话,就能起到警示作用。
- 手势:约定一些手势,如食指放在嘴唇上代表“安静”,举手代表“有问题”。
- 随机点名:使用姓名棒、随机抽选App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防止学生“事不关己”。
-
强化积极行为
- 具体表扬:“李华,你刚才的回答非常有逻辑性,思考得很深入!”
- 集体表扬:“全班同学今天在小组讨论时都非常投入,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 积分/奖励系统:对于低年级或特定班级,可以建立简单的积分或代币奖励制度,兑换小奖品或特权。
-
处理不当行为
- 低强度干预(私下、不中断教学):
- 眼神接触。
- 走近学生。
- 轻敲桌面。
- 简短提醒:压低声音,说出学生的名字或提醒他注意规则。
- 中强度干预(课后处理):
- 课后谈话:与学生私下交流,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听不懂?家里有事?还是想吸引注意?),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 制定行为契约:与学生约定一个具体、可衡量的改进目标,并记录进展。
- 高强度干预(必要时):
- 暂时隔离:让学生在教室的“冷静角”或指定座位待一会儿,使其平复情绪。
- 联系家长/学校:如果问题持续或严重,及时与家长或学校管理层沟通,寻求支持。
- 低强度干预(私下、不中断教学):
课后,持续反思
- 记录与反思:每天花几分钟记录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处理方式以及效果,问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进?学生的反应如何?”
- 寻求反馈:可以请信任的同事或教研组长来听你的课,并就课堂管理方面给出建议。
- 持续学习: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学习新的课堂管理策略和方法。
第三部分:针对不同场景的应对策略
| 场景 | 问题表现 | 应对策略 |
|---|---|---|
| 学生上课说话 | 与邻座闲聊,发出声音 | 非语言提醒(眼神、走近)。 提问该学生或其邻座,将其拉回课堂。 重新安排座位,将爱说话的学生分开。 |
|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 看窗外、玩东西、发呆 | 增加课堂互动(提问、小组活动)。 调整教学节奏,增加趣味性。 检查教学内容难度,是否需要调整。 |
| 学生挑战教师权威 | 公然顶嘴、说反话 | 保持冷静! 不要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 坚定而平静地重申规则,表明行为不可接受。 课后立即与学生单独谈话,了解原因,明确界限。 |
| 小组活动混乱 | 声音过大,有人不参与 | 活动前明确任务、时间和角色分工。 设立“噪音警察”或使用计时器。 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及时指导和介入。 |
| 学生情绪失控 | 大哭、大喊、摔东西 | 确保其他学生的安全,将其他学生安排到另一区域。 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与学生说话。 将学生带到“冷静角”或办公室,等其情绪平复后再处理。 |
课堂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调整的艺术,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但“关系、预防、清晰、积极、冷静”这五个核心理念是成功的关键,最好的课堂管理,是让学生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他们自然而然地沉浸在积极、有序的学习氛围中,这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的努力,但最终会为您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