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因泉而生,因水而兴,它的城市气质是:灵动、温润、厚重、坚韧,将这些气质融入朗读,就能形成独特的“泉城风格”。

下面,我将从“道”(心法)和“术”(技法)两个层面,为您详细解析泉城朗读的技巧。
道:泉城朗读的心法与气质
在开口之前,首先要理解并融入泉城的精神内核,这是朗读的灵魂。
-
心有活水,灵动自然
- 气质来源:济南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誉,泉水是活的,是流动的,是灵动的。
- 朗读心法:你的声音和气息也应该是“活”的,避免像一潭死水般平铺直叙,要让你的气息和情感如泉水般,时而从石缝中悄然渗出,时而汇聚成溪潺潺流淌,时而喷薄而出,形成壮丽的趵突泉,你的声音要充满生命力,有弹性,有起伏。
-
温润如玉,情深意切
- 气质来源:泉水冬暖夏凉,滋养万物,济南人的性格也多带几分温润与敦厚。
- 朗读心法:用声要温暖、柔和,像泉水一样浸润人心,即使是表达激昂的情感,也要带着一份内在的温厚,而不是嘶吼,情感要真挚、恳切,仿佛在向一位老朋友倾诉,或是在深情地讲述一个关于济南的故事。
-
底蕴深厚,沉稳有力
- 气质来源: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千佛山、大明湖、灵岩寺等千年古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 朗读心法:在朗读时,尤其是读一些历史题材、文化散文时,要沉稳、大气,声音要有“根”,字字句句都仿佛从历史的土壤中生长出来,掷地有声,这种沉稳不是拖沓,而是一种内在的自信和文化的厚度。
-
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 气质来源:泉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常年不息,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
- 朗读心法:在朗读一些励志、歌颂生命或表达坚韧意志的作品时,要展现出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声音要坚定,气息要绵长,情感要有一种穿透力,能传递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术:泉城朗读的具体技法
将心法落地,需要具体的技巧支撑。
气息控制:如泉涌,似溪流
气息是声音的源泉,泉城朗读的气息要像泉水一样有层次感。
- 深吸慢呼,如泉蓄力:吸气要深,沉入丹田,像泉水在地下蓄积力量,呼气要均匀、缓慢,为长句子提供稳定的支持。
- 气断意连,如溪流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气息可以有短暂的停顿,但情感和意念不能断,要像小溪流过石头一样,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 偷气换气,如泉间歇:在长段落中,要学会在自然的停顿处“偷气”,快速补充气息,但不能让听众察觉,就像泉水有时会隐入地下,但片刻后又重新涌出。
停连处理:有节奏,有韵味
停连是朗读的标点,更是情感的调节器。
- 文停情不停:标点符号处可以停,但情感未尽时,声音要延续,比如读到大明湖的“四面荷花三面柳”,在“柳”字后稍作停顿,让“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在听众心中慢慢展开。
- 快慢结合,张弛有度:描写趵突泉“三股水”喷涌的句子,可以读得快一些,有力度;而描写“家家泉水”的静谧生活时,则要放慢语速,营造悠闲的氛围,形成“快如奔马,静若处子”的对比。
重音处理:抓重点,绘画面
重音是让文字“立”起来的关键。
- 虚实结合,突出质感:
- 实重音:强调具体的事物,例如读“趵突泉,天下第一泉”,重音放在“趵突”上,突出其名。
- 虚重音:强调感受和意境,例如读“那清冽的泉水真甜啊”,重音放在“真甜”上,传达出味觉的体验。
- 轻重对比,营造画面:在描写“黑虎泉”时,可以加重“虎啸”般的拟声词;在描写“珍珠泉”时,则用轻快、跳跃的语调来表现泉水汩汩上涌、如珠似玉的景象。
语调变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语调是情感的直接体现。
- 扬调:表达喜悦、赞美、疑问,例如读“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可以用扬调,表达由衷的赞叹。
- 抑调:表达悲伤、沉重、肯定,例如读“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多年”,可以用抑调,表达对先贤的追思。
- 曲调:表达含蓄、幽默、讽刺,在讲述一些济南的趣闻轶事时,可以适当运用曲调,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 平调:客观陈述、介绍说明,在介绍济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时,用平稳的语调即可。
场景化实践:用泉城之声,读泉城之文
让我们结合济南的元素,进行场景化练习。
朗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 心法运用:温润、厚重、灵动。
- 技巧拆解:
- 开头:“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用温暖、舒缓的语调,像在轻轻吟诵,奠定“诗境”的基调。
- 中段:“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一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这里是一连串的意象,语速可以稍慢,像在用声音画画。“一个”、“一道”要读得轻巧,“睡着了”要读得慵懒,“狭窄”和“宽厚”形成对比,“红袍绿裤”则要读得色彩鲜明、活泼灵动。
- “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语速再次放缓,声音沉稳而充满感情,像是在做一个完美的总结和确认,“济南”二字要读得厚重、深情,充满归属感。
朗读描写趵突泉的句子
“泉池略见方形,在泉群西侧,占地方亩许,池内三股大泉,平地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浪花飞溅,势如鼎沸,声若隐雷。”
- 心法运用:灵动、有力、生机勃勃。
- 技巧拆解:
- 描述:“泉池略见方形,在泉群西侧,占地方亩许。”——客观陈述,用平稳的语调。
- 高潮:“池内三股大泉,平地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语速加快,节奏感变强。“三股大泉”要读得有力量,“平地冒出”要读出那种突然和生命力,“二三尺高”可以稍微上扬,表现其高度。
- 渲染:“浪花飞溅,势如鼎沸,声若隐雷。”——这是情感和气势的顶峰。“飞溅”要读得清脆、有动感;“鼎沸”要读得热烈、沸腾;“声若隐雷”则要放慢,声音压低,用浑厚的胸腔共鸣来表现雷声的深远和震撼,形成从高亢到低沉的强烈对比。
泉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