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初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一套非常全面且实用的初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从心态准备具体题型,再到高分秘诀,一步步教你如何拿高分。

初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图1


第一部分:答题前的“黄金三步”——奠定高分基础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做题,先做好这三步,能让你的思路更清晰,答题更准确。

第一步:速读全文,把握大意(3-5分钟)

  • 目标: 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 方法:
    1.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能揭示文章主旨、线索或主要内容。
    2. 抓要素: 记叙文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议论文要抓住论点、论据
    3. 找中心句: 特别留意段首、段尾、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它们很可能是中心句或主旨句。
    4. 划关键词: 在阅读时,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 心态: 不要纠结于个别不认识的字词或看不懂的句子,先求“懂大意”,不求“抠细节”。

第二步:审清题目,明确要求(1分钟)

  • 目标: 知道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需要我们回答什么。
  • 方法:
    1. 圈出关键词: 圈出题目中的“动词”“名词”
      • 动词: “概括”、“分析”、“理解”、“赏析”、“作用”、“含义”等,告诉你答题的方向和方式。
      • 名词: “第X段”、“XX词语”、“XX句子”、“XX人物”等,告诉你答题的范围和对象。
    2. 判断题型: 根据关键词判断题目类型(是词语理解题、句子赏析题,还是人物形象分析题等)。

第三步:带题读文,定位区间(核心步骤)

  • 目标: 在文章中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具体段落或句子,锁定答题区域。
  • 方法:
    1. 先看题,后读文: 做完前两步后,带着问题回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2. “瞻前顾后”: 答案往往就在问题涉及的句子前后,仔细阅读该句及其上下文,理解语境。
    3. 划出依据: 在文章中找到答题的“证据”,用笔划出来,方便你组织语言和检查。

第二部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逐一击破)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段落大意

  • 提问方式: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请概括第X段的大意。”
  • 答题公式:
    • 记叙文(六要素法): 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 范例: 本文记叙了(主人公)在(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感悟)的故事。
    • 说明文(对象+特征): 本文介绍了(说明对象)的(XX特征/原理/用途等)。
    • 议论文(论点+论据): 本文通过列举(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
  • 技巧: 抓住主要人物核心事件,剔除次要信息,语言要简洁、通顺。

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 提问方式: “如何理解‘XX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请谈谈你对‘XX句子’的理解。”
  • 答题公式(三步法):
    1. 解释字面义: 先解释这个词语/句子本身的意思。
    2. 结合语境义: 解释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或比喻义,这是得分的关键!
    3. 分析作用/情感: 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如:表现了人物什么心情/性格,体现了文章什么主旨等)。
  • 技巧: 一定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分析句子的作用

  • 提问方式: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析第X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答题公式(三方面思考):
    1. 内容上: 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观点?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2. 结构上:
      • 开头: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中心、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 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推动情节发展。
      •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引人深思、照应开头。
    3. 主旨/情感上: 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 技巧: 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重点分析其结构作用,同时结合内容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题

  • 提问方式: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XX是一个怎样的人?”
  • 答题公式(人物身份 + 性格特点 + 事例分析):
    1. 总括: 先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人物形象,如:他是一个善良、无私的人。
    2. 分述: 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
      • 公式: “通过‘……(具体事件/描写)’,可以看出他……(性格特点)。”
    3. 描写方法: 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
      • 正面描写: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或环境来突出主要人物。
  • 技巧: “言”与“行”是关键,人物的言行最能体现其性格,一定要用文中的事实说话。

开放性、感悟启示题

  • 提问方式: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启示/感悟?”“如果你是文中的XX,你会怎么做?”
  • 答题公式(观点 + 阐述 + 联系实际):
    1. 亮明观点: 明确说出你的看法或感悟是什么,要积极、健康、向上
    2. 阐述理由: 简要说明为什么这么认为,可以结合文章主旨来谈。
    3. 联系实际: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或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做或有什么启发。
  • 技巧: 这类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观点必须明确,阐述要言之有理,要体现出你的思考深度和价值取向。

第三部分:答题时的“避坑”与“加分”技巧

避坑指南(千万不要犯这些错!)

  1. 切忌脱离原文: 所有答案都要从原文中找依据,不能凭空想象。
  2. 切忌答非所问: 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不要答非所问。
  3. 切忌语言啰嗦: 答案要简洁明了,用词准确,不要写口水话。
  4. 切忌只抄原文: 简单的题目可以抄,但大部分题目需要你理解、提炼、组织语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转述。
  5. 切忌书写潦草: 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避免因看不清而失分。

加分秘诀(让你脱颖而出!)

  1. 术语要专业: 在答题时,适当使用一些专业术语,会让你的答案显得更专业。

    分析作用时,可以说“承上启下”;分析描写时,可以说“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2. 结构要清晰: 对于分值较高的题目(如4分、6分),尽量使用“1、2、3”分点作答,这样条理清晰,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不容易漏掉得分点。
  3. 字迹要工整: 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加分项!
  4. 检查要仔细: 答完所有题后,留出几分钟时间检查,看看有没有漏答、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最后的话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