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定义:创意设计到底是什么?
- 一个完整的创意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 优秀创意设计的“金标准”是什么?
- 不同媒介的创意设计有何侧重?
- 广告公司创意部门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 如何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核心定义:创意设计到底是什么?
广告创意设计 是将商业信息(品牌/产品/服务的价值主张)转化为一种能被目标受众注意、理解、记忆,并最终促使其产生行动(如购买、下载、注册等)的、具有原创性和感染力的视觉与语言表达的过程。

它不是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而是戴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
- 客户的需求与目标
- 市场的竞争环境
- 目标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 预算和媒介的限制
一个优秀的广告创意设计师,首先是一个“问题解决者”,其次才是一个“艺术家”。
一个完整的创意设计流程
一个专业的广告公司,其创意设计流程通常遵循一个严谨的、可复制的模式,这被称为“创意简报”(Creative Brief)驱动流程。
第一阶段:策略与简报
这是所有创意的基石,没有策略的创意,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
- 客户简报会: 客户向公司(尤其是客户部和策略部)介绍项目背景、目标、预算、期望等。
- 市场与竞品分析: 研究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和表现。
- 目标受众洞察: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痛点、渴望、价值观和生活场景,不是他们“说了什么”,而是他们“没说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消费者说“我想要一杯好喝的咖啡”,但洞察可能是“我需要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用一杯咖啡来开启属于自己的、不被打扰的‘me time’(我的时间)”。
- 核心策略提炼: 基于以上所有信息,提炼出核心创意概念,这个概念是整个战役的灵魂,需要一句话讲清楚,针对上面的洞察,核心概念可以是“贩卖独处,而非咖啡”。
- 产出《创意简报》: 一份将所有策略信息浓缩的“作战地图”,明确告知创意团队“我们要对谁,说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是创意团队开始工作的唯一依据。
第二阶段:创意发想
这是最“天马行空”的阶段,但并非毫无章法。
- 头脑风暴: 围绕核心概念,进行发散性思考,产生大量、甚至古怪的想法,这个阶段不评判,只求量。
- 思维导图: 将核心概念作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构建联想网络。
- 情绪板/关键词: 用图片、色彩、文字来定义广告的整体调性,确保团队对“感觉”达成共识。
- 草图与文案: 美术指导开始画草图,文案开始写标题和文案,两者紧密结合,互相激发灵感。
第三阶段:创意表现
将想法打磨成可以呈现的“作品”。
- 视觉设计: 完成海报、KV(主视觉)、视频分镜、H5界面等具体设计工作。
- 文案撰写: 完成主文案、副标题、广告语、社交媒体文案等。
- 提案准备: 将创意概念和执行方案制作成精美的PPT或视频,准备向客户进行提案。
第四阶段:执行与反馈
- 内部评审: 在提案前,公司内部先进行评审,确保创意质量。
- 客户提案与反馈: 向客户展示创意方案,并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修改,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轮。
- 最终执行与制作: 方案通过后,进入拍摄、录制、印刷、程序开发等实际制作阶段,创意设计师需要全程跟进,确保最终成品与创意初衷一致。
优秀创意设计的“金标准”
一个好的创意,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质,业内常称为 “创意金字塔” 或 “ROI” 模型:
- Relevant (相关性): 创意必须与品牌、产品、目标受众高度相关,不能为了创意而创意。
- Original (原创性): 创意必须是新鲜的、独特的,能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 Impact (冲击力): 创意必须能瞬间抓住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引发情感共鸣。
除了ROI,还有一个更经典的评价标准—— “大创意”(Big Idea)。
大创意 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概念,它能够:
- 跨媒介延展: 无论是平面、视频、户外还是社交媒体,都能围绕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演绎。
- 持久不变: 可以支撑一个品牌多年的传播活动,而不会过时。
- 简单有力: 一句话就能讲清楚,易于记忆和传播。
案例:
- 苹果的 "Think Different":这个大创意贯穿了苹果的整个品牌历史,无论是产品发布会、广告片还是店面设计,都围绕“挑战现状、改变世界”这一核心精神。
- 多芬的 "Real Beauty":倡导真实、多元的美,这一大创意让多芬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品牌好感度和市场份额。
不同媒介的创意设计侧重
创意需要根据媒介的特性进行定制。
- 平面广告 (海报、杂志): 强调瞬间冲击力,构图、色彩、字体、留白都至关重要,需要在1-2秒内抓住眼球。
- 视频广告 (TVC、信息流视频): 强调叙事和情感,通过镜头语言、音乐、音效和演员表演,在15-60秒内讲一个微型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波动。
- 社交媒体 (微博、微信、小红书): 强调互动和参与感,创意形式更加多样(如H5、条漫、UGC活动),语言风格更年轻化、口语化,鼓励用户分享和讨论。
- 户外广告 (地铁、楼宇): 强调极简和视觉锤,信息必须极度精炼,视觉符号要像锤子一样,狠狠地钉进观众的脑海里。
- 数字互动/H5: 强调体验和趣味性,用户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创意的核心是设计一个有趣、流畅的互动流程。
广告公司创意部门的组织架构
一个典型的创意部门由两个核心角色主导,他们是“铁搭档”:
- Art Director (美术指导 / AD): 负责视觉呈现,包括摄影、插画、设计、色彩、版式等所有视觉元素,他们是“画面”的大脑。
- Copywriter (文案 / CW): 负责语言表达,包括标题、内文、广告语、社交媒体文案等,他们是“文字”的大脑。
常见职位层级:
- 创意团队: AD + CW,最小的作战单元。
- 资深美术指导 / 资深文案: 负责指导初级员工,处理更复杂的项目。
- 创意组长 / 资深创意组长: 通常由一个AD和一个CW组成,带领多个创意团队,是项目的中坚力量。
- 执行创意总监: 负责创意部的日常管理和质量把控,直接向CCO汇报。
- 首席创意官: 整个创意部门的最高负责人,对公司的创意水准和声誉负责,是公司的“创意灵魂人物”。
如何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广告创意设计师,你需要:
硬技能:
- 美术指导:
- 软件精通: Adobe Creative Suite (Photoshop, Illustrator, InDesign) 是标配,C4D (三维)、After Effects (动态视觉) 等是加分项。
- 扎实的美术功底: 对色彩、构图、版式有深刻理解。
- 审美能力: 能分辨并创造“美”的东西。
- 文案:
- 出色的文字驾驭能力: 能写出简洁、有力、有文采、有网感的文字。
- 逻辑思维能力: 文案不仅是写,更是对信息的梳理和提炼。
- 广博的知识面: 文案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电影、文学、历史等一切。
软技能:
- 强大的共情能力: 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 好奇心: 对世界万物保持好奇,是创意的源泉。
- 抗压能力: 广告行业节奏快、要求高,经常需要加班和面对客户的否定。
- 团队协作能力: 创意是AD和CW合作的产物,需要良好的沟通和默契。
- 讲故事的能力: 任何创意本质上都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