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核心原则、写作步骤、实用技巧和常见误区四个方面,为你详细拆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

核心原则:情景交融
这是写景作文的灵魂,景物本身是客观的,没有感情,但作者在观察景物时,会将自己的情感、思想投射到景物上,使景物带上主观色彩,读者通过这些带有情感的景物描写,感受到作者的心境。
- 乐景写乐情:心情愉快时,看到的花草树木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 哀景写哀情:心情悲伤时,看到的落日、残花、枯草都显得凄凉萧瑟。
- 乐景写哀情:用美好的景物反衬内心的悲伤,更显悲伤之深。(在热闹的节日里,孤独的人更显孤独)
- 哀景写乐情:用萧瑟的景物反衬内心的豁达或喜悦。(在秋风中看到落叶,却感到生命的壮丽)
写景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表达情感。
写作步骤:四步走
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可以遵循“观察 → 顺序 → 描绘 → 融情”四个步骤。
第一步:细致观察,抓住特征
这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写出的景物就会空洞、雷同。
-
调动所有感官:
- 视觉:看颜色、形状、大小、数量、动静,这是最主要的观察方式。
- 听觉:听声音,是清脆、是嘈杂、是寂静、是风声、雨声、鸟鸣声。
- 嗅觉:闻气味,是花香、是泥土的芬芳、是海水的咸腥、是雨后的清新。
- 触觉:感受温度、质感,是温暖的阳光、是冰冷的湖水、是粗糙的树皮、是柔软的草地。
- 味觉:在特定场景下,可以写味道,如空气中的甜味、雨水的味道。
-
抓住景物特征:每个景物都有其独特之处,同样是山,泰山雄伟,黄山奇秀,峨眉秀丽,要写出你笔下景物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二步:理清顺序,条理清晰
观察的顺序决定了描写的顺序,合理的顺序能让文章脉络清晰,读者一目了然。
-
空间顺序:
- 由远及近:先写远处的山峦,再写近处的树木、花草。
- 由近及远:先写脚下的青苔,再写远处的河流和田野。
- 由上到下:先写天空的云彩,再写中间的树木,最后写地上的小草。
- 由下到上:先写脚下的土地,再写高大的建筑。
- 由整体到局部:先写整个公园的全貌,再聚焦到某一棵特别的树或一座亭子。
- 由局部到整体:先写一朵花的细节,再拉远镜头,写整片花海。
-
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推移来写,如“清晨 → 中午 → 傍晚 → 夜晚”,或“春 → 夏 → 秋 → 冬”,这种顺序适合描写一个地方在不同时段的景色变化。
-
逻辑顺序:
按照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写,如从静态景物写到动态景物,从景物写到人物活动等。
第三步:运用技巧,生动描绘
这是文章能否出彩的关键,要避免干巴巴的说明,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让景物“活”起来。
-
善用修辞手法:
- 比喻:让景物更形象、更生动。“远处的山峰像一位沉睡的巨人。”
- 拟人:赋予景物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景物充满生命力。“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儿抚摸着我的脸颊。”
- 排比:增强语势,渲染气氛,多角度描绘景物。“春雨是温柔的,春雨是细腻的,春雨是充满诗意的。”
- 夸张:突出景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桂花开了,香气飘满了整条街。”
-
多角度描写:
- 结合动与静:既有静态的描写(如静止的山峦),也有动态的描写(如飘动的云彩、流淌的溪水),动静结合,画面才不呆板。
- 结合虚与实:实写是客观描写,看到什么写什么,虚写是展开联想和想象,如由月亮想到嫦娥奔月,由流水想到时间流逝,虚实结合,能增加文章的深度和意境。
-
锤炼词语:
准确使用动词、形容词,不说“风吹”,而说“清风拂面”;不说“花很红”,而说“火红的花瓣像燃烧的火焰”,一个精准的动词或形容词,能让整个句子都“亮”起来。
第四步:融入情感,升华主题
这是写景作文的最终目的,在细致描绘的基础上,自然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直接抒情:在景物描写后,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看到这壮丽的景色,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喜悦。”
- 间接抒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中,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心情,这是更高层次的写法,也更具感染力,要表达孤独,就着力描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萧瑟。
实用技巧锦囊
- “五官法”描写:在描写一个场景时,刻意想一想: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然后把这些都写进去,画面感会立刻增强。
- “镜头法”切换:像电影导演一样,运用“特写”、“中景”、“远景”的切换来组织文章,先给一个远景,然后慢慢推近,聚焦到某个细节,再拉远,回到全局。
- “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选择一个固定位置,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定点观察);或者一边走,一边变换观察的角度和对象(移步换景),游记常用此法。
- 引用名言诗句:恰当引用与景物相关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可以迅速提升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写雨,可以引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山,可以引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
-
为写景而写景,情感空洞。
- 避坑:动笔前先想好,我写这篇景物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表达快乐、宁静,还是孤独、忧伤?让情感贯穿始终。
-
顺序混乱,东拉西扯。
- 避坑:动笔前在草稿纸上简单列一个写作提纲,明确你的观察顺序。
-
语言干瘪,缺乏文采。
- 避坑:多读名家散文,学习他们的语言,写作时有意识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并反复推敲词语。
-
堆砌辞藻,华而不实。
- 避坑:文采是服务于内容和情感的,不要为了用修辞而用修辞,用得贴切自然最重要,朴素的语言同样可以写出真情实感。
示例对比
平淡的描写:
我们学校后面有一座山,山上有树,有草,山上有一条小路,我很喜欢这座山。
运用技巧后的描写:
学校的后面,卧着一座青翠的小山,像一位慈祥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我们,春天,山上的树木抽出新芽,嫩绿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夏日的午后,蝉鸣在林间回荡,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那条蜿蜒而上的石阶小路,像是巨人的腰带,引着我们一步步走向山顶,去探寻山顶那片开阔的视野,每当心情烦闷时,我总会来到山脚下,感受它那份独有的宁静与安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满山的绿意所融化。
写好写景作文,就像一位画家用文字作画,你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选好颜料),有**清晰的构图思路(搭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