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年拓展训练技巧有哪些新趋势?

拓展训练的核心目标是“体验式学习” (Experiential Learning),即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参与者在“做中学”,在亲身体验中反思、感悟,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优秀的拓展训练技巧不仅是组织活动,更是引导和催化学习过程的艺术。

2025年拓展训练技巧有哪些新趋势?-图1

以下我将从“道” (核心理念)“法” (关键方法)“术” (具体技巧) 三个层面,并结合“器” (工具与案例),为您提供一个全面且可操作的拓展训练技巧指南。


第一层:道 - 核心理念与心态

在掌握具体技巧之前,建立正确的核心理念至关重要,这是区分“合格教练”和“卓越教练”的关键。

  1. 以学员为中心

    • 理念:拓展训练的主角永远是学员,而非教练,教练是引导者、催化师,而非说教者。
    • 实践:设计的活动要能激发学员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指令,提问比告知更重要。
  2. 安全第一

    • 理念:安全是所有拓展训练的基石和红线,它不仅指身体安全,更包括心理安全,只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学员才敢于尝试、犯错和表达真实想法。
    • 实践
      • 物理安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所有器材,明确安全边界和应急预案。
      • 心理安全:建立相互尊重、不评判的团队氛围,强调“过程比结果重要”,鼓励分享真实感受,对失败和错误持包容态度。
  3. 体验式学习循环

    • 理念:这是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石,学习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体验 → 反思 → → 应用,教练的核心工作是引导学员完成这个循环。
    • 实践:每个活动后,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回顾和分享,将活动中的“火花”提炼成可迁移的经验和知识。
  4. 目标导向

    • 理念:任何拓展训练都应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应与团队当前面临的真实挑战或期望达成的能力提升(如沟通、协作、领导力)紧密相关。
    • 实践:在设计活动前,先问自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训练解决什么问题?提升什么能力?” 所有的活动选择和流程设计都应服务于这个最终目标。

第二层:法 - 关键方法与流程

这是将理念落地到具体训练中的宏观方法。

  1. 精心设计流程

    • 破冰暖场:选择简单、有趣、互动性强的游戏,打破隔阂,建立初步信任,活跃气氛。“名字接龙”、“信任风浪”的简化版。
    • 热身导入:进行一些基础的肢体活动,预防运动损伤,同时让学员身心进入状态。
    • 主体项目:这是核心环节,项目选择应遵循“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由个人到团队”的原则,每个项目都应有明确的挑战点,并能引申出特定的学习主题。
    • 回顾分享:这是“学习循环”的核心,通常采用“引导式回顾”,而非“说教式总结”,教练通过提问,引导学员自己说出感悟。
    • 总结提升:在所有主体项目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的、高层次的总结,将各个项目的感悟串联起来,与训练的核心目标进行关联,升华主题。
    • 行动计划:这是连接训练与现实的桥梁,引导学员思考:“回到工作中,我们可以应用今天学到的什么?具体可以怎么做?” 并形成简单的行动计划,确保学习成果能够落地。
  2. 善用引导式提问

    • 理念:好的提问能激发思考,打开学员的思路,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是/否”),多用开放式问题。
    • 提问框架(推荐ORID焦点讨论法)
      • O (Objective) - 客观层面:“刚才发生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事实描述)
      • R (Reflective) - 反思层面:“在那一刻,你有什么感觉?”“哪个瞬间让你印象最深?”(情感反应)
      • I (Interpretive) - 解释层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果重来一次,你们会怎么做?”(意义探寻)
      • D (Decisional) - 决策层面:“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这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启发?”“我们回去后可以尝试改变什么?”(行动转化)

第三层:术 - 具体技巧与工具

这是教练在场上需要娴运用的“微操”。

A. 项目设计与选择技巧

  1. 明确训练目标:根据团队需求(如新团队融合、提升沟通、应对变革、领导力培养)选择对应的项目。
    • 沟通类:盲人摸象、信息传递、雷区取水。
    • 协作类:毕业墙、无敌风火轮、搭高塔。
    • 领导力类:红黑游戏、领袖风采、沙漠掘金。
    • 创新思维类:驿站传书、急速60秒、乐高 serious play。
  2. 项目难度梯度:选择的项目应让团队“跳一跳,够得着”,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完全无法完成,从而产生“心流”体验。
  3. 项目多样性:结合室内外、动静、脑力体力,保持学员的新鲜感和参与度。

B. 场上引导与控场技巧

  1. 清晰的项目说明
    • 简明扼要:只说规则,不说“策略”或“方法”。
    • 确认理解:通过提问确保所有学员都清楚规则、目标和限制。
    • 制造信息差:有时可以故意设置信息不对称,模拟真实工作中的沟通障碍。
  2. 观察与记录
    • 全方位观察:不仅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谁是领导者?谁是追随者?谁在抱怨?谁在默默执行?团队如何决策?如何解决冲突?
    • 关键事件记录:记录下团队在关键时刻的对话、行为和决策,这些是回顾分享时的宝贵素材。
  3. 适时介入与干预
    • 安全干预:当出现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叫停。
    • 进程干预:当团队陷入僵局、或出现严重内耗时,可以通过提问或暂停来帮助他们“跳出”困境,“大家觉得我们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换个思路?”
    • 避免“救火”:不要直接告诉学员答案或替他们解决问题,这会剥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 情绪管理与激励
    • 接纳情绪:当团队失败或出现挫败感时,要接纳并共情,而不是指责或催促。
    • 积极赋能:多用“我相信你们可以试试看”、“这个想法很有趣”等鼓励性语言。
    • 庆祝过程:无论成败,都要肯定团队的努力和过程中的闪光点。

C. 回顾分享技巧

  1. 营造安全的分享氛围:强调“没有对错,只有不同视角”,鼓励每个人都发言,特别是那些在活动中比较沉默的学员。
  2. 从个人到团队:先请个人分享感受和观察,再引导到团队层面,讨论团队的整体表现和模式。
  3. 使用“黄金圈法则” (Golden Circle)
    • What (做了什么):回顾活动过程。
    • How (怎么做的):分析团队协作的方式、方法。
    • Why (为什么这么做/结果如何):探究背后的动机、信念和价值观,并与现实工作链接。
  4. 使用视觉化工具:在白板上画出团队在活动中的决策流程图、沟通网络图,或写下关键词,让抽象的讨论变得具体、直观。

第四层:器 - 工具与案例

常用工具

  • 基础道具:绳子、眼罩、A4纸、胶带、计时器、白板、马克笔。
  • 专业器械:拓展训练架(毕业墙、高空断桥等)、信任背摔台。
  • 破冰游戏库:名字接龙、大风吹、萝卜蹲、进化论。
  • 经典项目库:雷区取水、盲人方阵、红黑博弈、沙漠掘金。

一个简化的案例:提升团队沟通能力

  • 目标:提升团队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 项目“信息传递” (Drawing Communication)
    • 规则:将团队分成若干列,每列人数相等,每列最后一人看一张复杂图形,然后通过肢体动作向前一人传递,依次向前,最前一人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在白板上画出原图形。
  • **回顾分享示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