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六级听力新题型,这些技巧还适用吗?

第一部分:考前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听力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考前扎实的准备是成功的基础。

2025六级听力新题型,这些技巧还适用吗?-图1

词汇为王,场景为纲

  • 核心词汇:六级听力涉及的词汇量很大,但高频词汇是有限的,务必掌握《六级词汇大纲》中的所有词汇,特别是那些反复出现的高频场景词
  • 场景词汇:听力材料通常围绕几个固定场景展开,重点记忆这些场景下的词汇和表达:
    • 校园生活:选课、论文、考试、图书馆、宿舍关系。
    • 工作职场:面试、招聘、公司文化、工作报告、团队合作。
    • 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健康医疗、文化交流。
    • 日常对话:问路、点餐、购物、天气、约会。

精听与泛听结合

  • 精听:这是提升听力最有效的方法。
    • 材料:历年六级真题听力是首选,也可以使用VOA常速、BBC News等材料。
    • 步骤
      1. 盲听:完整听一遍,了解大意。
      2. 逐句听写:一句一句地听,暂停,写下你听到的内容,听不懂的地方反复听,直到实在听不出来再看原文。
      3. 对照原文:将自己写下的与原文对比,找出没听懂的地方(是单词不认识?还是连读、弱读没听出来?)。
      4. 跟读模仿:看着原文,跟着录音朗读,模仿语音语调,培养语感。
      5. 再次盲听:合上原文,再听一遍,看是否能完全听懂。
  • 泛听:培养语感,熟悉英语环境。
    • 材料:英文播客(如《6 Minute English》)、英文歌曲、看没有字幕的美剧/英剧(初期可以看带英文字幕的)。
    • 目的:不是为了听懂每一个词,而是习惯英语的节奏和语速。

熟悉题型,研究真题

  • 了解六级听力的三种题型:Section A (News Report), Section B (Long Conversations), Section C (Passages)
  • 研究至少5-10套真题,分析:
    • 出题规律:问题通常在文章的哪里出现?
    • 常见陷阱:哪些是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
    • 词汇和句式:高频话题和表达方式是什么?

第二部分:考试技巧(临场发挥是关键)

拿到试卷到听力开始前的几十秒,是黄金准备时间。

黄金法则:利用好“Direction”时间

  • 时间分配:听力播放前,有Directions介绍题型和示例,这几十秒非常宝贵,千万不要浪费在听上面
  • 具体做法
    • 快速浏览选项:利用这几十秒,逐题、快速地阅读下一部分的选项。
    • 和问题:通过阅读选项,猜测对话或文章的主题,并预测可能会问什么类型的问题(如: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关系等)。
    • 划关键词:在选项中圈出名词、动词、数字、时间等核心信息,这些是听音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听音过程中的技巧

  • 视听基本一致原则:听到的内容和看到的选项往往是同义替换,听到什么,选什么(在基本符合逻辑的情况下)。
  • “听到什么不选什么”陷阱:这是一个常见陷阱,正确答案往往是原文内容的同义替换概括总结,而不是原词原句。
    • 例子:原文说 He wa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 选项中可能有一个是 He was unhappy with the outcome. unhappyoutcome not satisfiedresult 的同义替换。
  • 关注转折和强调:听力中的 BUT, HOWEVER, ACTUALLY, IN FACT 等词后面往往是考点,说话人会用这些词来纠正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 注意开头和结尾:新闻的开头(第一句)通常是核心内容(导语),长对话和短文的结尾处,也常常是总结或观点所在。
  • 记笔记:对于数字、时间、地点、人名、关键动词等,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或缩写记录下来,防止遗忘。
    • 符号示例
      • 增加, 减少
      • 等于, 大约
      • st = street, rd = road
      • yr = year, mo = month
  • 保持冷静,不纠结:如果有一道题没听清,果断放弃,立刻集中精力看下一题的选项,准备听下一题,千万不要因为一道题影响后面的所有题目。

如何应对不同题型


第三部分:专项题型突破

Section A: News Report (3篇短新闻)

  • 特点:信息密度大,语速快,话题广泛(科技、环境、政治、经济等)。
  • 技巧
    1. 预读选项,锁定主题:快速浏览3个题的选项,大致了解新闻讲的是什么。
    2. 听开头,抓主旨:新闻的第一句话(导语)通常概括了整个事件的核心要素(5W1H: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3. 听细节,记关键:新闻中常考具体数字、地名、人名、原因等,听到这些信息要高度敏感。
    4. 注意逻辑关系:新闻中常有 because, so, but, as a result 等逻辑词,帮助理解事件因果。

Section B: Long Conversations (2组长对话)

  • 特点:场景性强(校园、工作、生活),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有问有答。
  • 技巧
    1. 预读选项,预测问题:通过选项预测对话可能涉及的话题和问题类型(如:建议、抱怨、计划、观点)。
    2. 关注问答:对话的核心信息往往在问答中,听清楚一方提问,另一方如何回答。
    3. 注意语气和态度:说话人的语气(高兴、惊讶、失望、生气)能透露出他们的真实态度,这常常是考点。
    4. 记笔记:记下对话中提到的关键信息点,如时间、地点、计划、原因等。

Section C: Passages (3篇短文)

  • 特点:篇幅较长,结构清晰,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 技巧
    1. 预读选项,推测文章结构:选项可以帮助你推测文章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展开的。
    2. 抓主题句:每段的开头和结尾通常是主题句,概括了段落大意。
    3. 识别考点信号词
      • 提问词What, Why, How 等词后面常跟着考点。
      • 转折词but, however 后面是重点。
      • 举例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前面的观点是重点,例子本身可能不考。
      • 因果词because, so, as a result 考因果。
      • 最高级/唯一性the most, the best, only 等是常考点。
    4. 理解全文,而非单句:有时候正确答案需要对全文有整体理解,不能只根据一句话就做选择。

六级听力 = 扎实的词汇基础 + 真题的精听训练 + 考试中的高效策略

  • 平时:多听多练,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积累词汇和场景。
  • 考场预读选项是王道,听音时抓关键词、听转折、记笔记,保持良好心态。

祝你六级考试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加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