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高考语文阅读提分技巧有哪些?速看!

下面我将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分为三大板块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并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心法”与“技法”。

2025高考语文阅读提分技巧有哪些?速看!-图1


第一部分:核心心法——所有阅读技巧的基石

在具体技巧之前,请务必建立这三个核心观念:

  1. 答案在原文中:这是最最重要的原则!无论题目怎么问,选项怎么绕,答案的依据、影子、线索,一定都藏在原文里,你的任务不是凭空创造,而是精准定位、有效筛选、整合信息
  2. 问题是向导:题目是阅读的“导航仪”,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让你更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避免“读懵了还不知道重点在哪”。
  3. 结构决定思路: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结构(总分、分总、并列、递进等),把握了文章结构,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部分:分项击破——各类阅读的实用技巧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这部分通常是一篇小说或散文,考察的是对文学形象的感知、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对作者情感和主旨的把握。

第一步:速读全文,把握“三要素”

拿到文章,不要逐字精读,用3-5分钟快速浏览,完成以下任务:

  • 找人物/对象:文章主要写了谁/什么?
  • 抓情节/脉络:围绕这个人物/对象,发生了什么事?文章的起承转合是怎样的?
  • 感主旨/情感: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景物表达什么?是喜悦、悲伤、批判还是思考?(圈出或划出文中体现情感和主旨的句子)

第二步:审清题干,定位区间

这是解题的关键,仔细阅读题干,圈出关键词:

  • “谁/什么”:帮你定位主体。
  • “为什么/原因”:帮你定位因果逻辑。
  • “如何/怎样”:帮你定位过程、手法、状态。
  • “哪个/哪些”:帮你定位范围(是一处还是多处)。
  • “赏析/分析”:通常需要结合手法和内容。

第三步:精读原文,筛选整合

根据题干定位到原文的特定区间(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段落),然后进行精读。

  • 信息筛选:找到与题干相关的关键信息,用笔划出来。
  • 语言转换:将原文信息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和概括,这是得分的关键,切忌大段照搬原文。
  • 要点整合:如果答案需要分点,就按照“先主后次”或“逻辑顺序”进行整合,确保要点全面、条理清晰。

第四步:规范作答,踩点得分

  • 术语先行:回答手法类、结构类问题时,先点明术语(如“比喻”、“拟人”、“对比”、“铺垫”、“照应”等)。
  • 内容阐释:紧接着阐释这个手法/术语在文段中是如何体现的,即“手法/术语 + 文中依据 + 效果/情感”的模式。
  • 分点作答:如果一个问题包含多个小问或多个得分点,一定要用“①②③”分点作答,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高频考点及答题模板:

  • 作用分析题
    • 句段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全文、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
    • 人物形象作用: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寄托作者情感);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推动情节、丰富社会环境)。
  • 赏析语言题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分析其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增强气势、突出特点等)。
    • 词语锤炼: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精妙之处,分析其表现力(准确传神、富有画面感等)。
    • 句式特点: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等,分析其表达效果(节奏鲜明、语气强烈等)。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核心:读懂是前提,翻译是基础。

  • 第一步:速读全文,知人论世

    • 圈点人名、地名、官名、时间,这些是文章的“骨架”,能帮你理清人物关系和事件脉络。
    • 看懂开篇和结尾,开篇常介绍人物身份、籍贯、品性;结尾常是作者的评论或人物的结局。
    • 判断文体,是传记(记叙)、奏疏(议论)、游记(描写抒情)?不同文体阅读重点不同。
  • 第二步:逐句翻译,落实词句

    • 抓关键词:重点翻译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之、乎、者、也、以、于、而等)和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 语境推断:遇到不懂的词,不要慌,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人物的身份和事件的逻辑进行推断。
    • 古今异义:特别注意古今意思不同的词(如“走”、“涕”、“行李”等)。
    • 词类活用:注意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 第三步:回归题目,一一对应

    • 断句题:利用“曰、云、言”等对话标志,利用“夫、盖、至若、夫”等发语词,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的特点,利用对称、排偶的句式。
    • 文化常识题:平时注意积累古代官职、礼仪、科举、地理等常识。
    • 内容分析题: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注意“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因果倒置”等常见陷阱。

古代诗歌阅读

核心:意象、情感、手法。

  • 第一步:看标题、作者、注释

    • 是诗歌的眼睛,常常点明题材、内容或情感基调(如《春望》、《登高》)。
    • 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风格(如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
    • 注释:是“救命稻草”,一定不要放过,它会告诉你写作背景、生僻词义等关键信息。
  • 第二步:抓意象,悟意境

    • 常见意象:积累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月亮”思乡,“柳树”送别,“梧桐”凄凉,“杜鹃”悲苦)。
    • 组合意象:分析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画面(意境),是雄浑壮阔,还是清新淡雅,抑或是孤寂凄冷?
  • 第三步:析手法,品语言

    •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正面、侧面)、抒情(直接、间接)、议论。
    •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以乐景衬哀情)、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象等。
    • 炼字炼句:分析“诗眼”(最传神的字/词),体会其精妙之处。
  • 第四步:问什么,答什么

    • 情感主旨题:用“通过……(内容/意象),表达了作者……(情感/志向)”的句式来回答。
    • 手法赏析题:用“本诗运用了……(手法),作者通过……(具体分析),表达了……(情感/效果)”的句式来回答。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这部分通常是2-3则材料,围绕一个主题,形式多样(新闻、访谈、报告、图表等),考察的是信息筛选、整合和探究能力。

核心:信息对比,异同求索。

  • 第一步:通读材料,标画关键

    • 快速阅读每则材料,用不同符号标出每则材料的核心观点、数据、不同意见等。
    • 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互补、是矛盾、还是递进?
  • **第二步:审清题干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