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钢笔用笔技巧教案2025最新版怎么学?

钢笔用笔技巧教案

课程名称: 钢笔用笔基础与进阶技巧

钢笔用笔技巧教案2025最新版怎么学?-图1

授课对象: 钢笔书写零基础或希望提升书写质量的初学者、爱好者。

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钢笔书写的核心要素(笔尖角度、压力、速度)。
    •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 熟练运用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的书写技巧。
    • 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节奏和力度变化。
    • 能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书写简单的汉字和短句。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和反思,体验从生疏到熟练的书写过程。
    • 学习分析范字结构,培养“读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 在练习中锻炼耐心、专注力和毅力。
    • 体会汉字书写的节奏之美与静心之乐。

课程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轻-重-轻”的运笔力度变化,以及笔尖与纸面的稳定角度。
  • 难点: 如何在连贯书写中自如地控制力度和速度,使笔画富有生命力(如“提”和“按”的转换)。

教学准备:

  • 教师:
    • 一支顺滑的钢笔(如M尖的钢笔,如百乐78G+、写乐14K等)。
    • 一块白板或黑板,白板笔/粉笔。
    • 教学PPT(包含范字、笔画分解图、名家作品赏析)。
    • 练习纸(米字格或田字格)、废报纸(用于初步练习控笔)。
  • 学生:
    • 一支适合自己的钢笔(建议使用M尖或B尖,出水流畅)。
    • 一瓶墨水。
    • 练习纸(米字格/田字格)、废报纸。
    • 耐心和热情。

教学过程 (90分钟)

第一部分:导入与准备 (10分钟)

情景导入 (3分钟)

  • 教师活动: 展示几幅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现代或古代均可),提问学生:“这些字和你们平时写的字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 学生活动: 观察并自由发言(如:好看、有笔锋、有粗细变化等)。
  •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都很好,好看的汉字不仅仅是结构好看,更重要的是每一笔都有‘生命’,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钢笔赋予汉字这种生命力。”

工具与姿势 (7分钟)

  • 钢笔的选择与保养: 简要介绍不同笔尖(F, M, B)的特点,强调钢笔需要爱护,避免摔落,使用后及时清洗。
  • 正确的坐姿:
    • 口诀: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 示范: 坐姿端正,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与纸面约一尺距离。
  • 正确的握笔姿势:
    • 示范: 用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地捏住笔杆,位置在笔尖以上约3厘米处,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支撑于中指下方,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架”。
    • 要点: 握笔要松紧适度,以能自如控制笔尖为准,不能太紧导致手部僵硬。

第二部分:核心技巧讲解与示范 (30分钟)

核心思想: 钢笔书写的灵魂在于 “力度的变化”“笔尖的稳定”

笔尖的“魔法三角”——角度与方向 (5分钟)

  • 教师讲解: 钢笔笔尖是金属的,有特殊的结构,我们写字时,笔尖与纸面接触的角度,决定了笔画的粗细和墨水的流畅度。
  • 示范:
    • 正向书写: 笔尖的正面(较宽的一面)朝向书写方向,笔画较细,适合写横、竖等直线。
    • 侧锋书写: 笔尖的侧面(较尖的一面)朝向书写方向,笔画较粗,适合写撇、捺等需要粗细变化的笔画。
    • 要点: 无论怎么写,都要尽量保持笔尖的“铱粒”尖端接触纸面,避免刮纸。

运笔的“灵魂”——压力控制 (10分钟)

  • 教师讲解: 这是钢笔书写区别于中性笔的关键,通过手指、手腕的发力,控制笔尖对纸的压力,从而产生粗细变化。
  • 示范与练习:
    • “提”与“按”:
      • 提: 笔尖轻轻触纸,压力小,笔画细,如横画的起笔和收笔,撇画的末端。
      • 按: 笔尖用力下压,压力大,笔画粗,如横画的中间部分,捺画的“捺脚”。
    • 练习“波浪线”: 在废报纸上,练习画出由细到粗,再由粗到细的平滑波浪线,感受手指如何控制压力。
    • 口诀: “入笔轻,行笔稳,收笔轻。”

运笔的“节奏”——速度控制 (5分钟)

  • 教师讲解: 速度与压力相辅相成,快速书写时,压力自然变小,笔画变细;慢速书写时,有更多时间施加压力,笔画变粗。
  • 示范: 用相同的压力,快速和慢速写一条横线,观察其粗细差异,强调在笔画转折处要适当放慢速度。

基本笔画分解示范 (10分钟)

  • 教师活动: 在米字格中,逐个示范基本笔画的写法,并强调运笔技巧。
    • 横: 轻入笔(顿),稍用力向右行笔,再轻抬收笔,形成“中间粗,两头细”的效果。
    • 竖: 轻入笔,垂直向下行笔,到底部稍重顿笔,再抬笔,或垂直行笔到底直接轻抬。
    • 撇: 轻入笔,由重到轻向左下方快速撇出,是一个“提”的过程。
    • 捺: 轻入笔,向右下方逐渐加重(按),行至末端稍作停顿,再向右快速提笔出锋,是一个“按-提”的过程。
    • 点: 轻入笔,稍作停顿,再快速向左下方提笔收出。

第三部分:学生练习与教师指导 (35分钟)

单笔画练习 (15分钟)

  • 学生活动: 在米字格练习纸上,反复练习刚才学习的“横、竖、撇、捺、点”。
  • 教师指导: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 常见问题1: 握笔太紧,手部僵硬。 -> 提醒放松。
    • 常见问题2: 笔画没有粗细变化,像火柴棍。 -> 提醒注意“提”和“按”。
    • 常见问题3: 起笔和收笔直接“拖”过去。 -> 提醒“轻入笔,轻收笔”。
    • 鼓励: 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

简单汉字应用 (20分钟)

  • 学生活动: 选择结构简单的汉字进行练习,如“三、大、十、人、天”。
  • 教师指导:
    • “读帖”: 带领学生分析范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比例和关键笔画。
      • 例字“三”: 三个横画,长短不一,间距均匀,第一笔和第三笔短且细,第二笔长且略粗。
      • 例字“大”: 横画舒展,撇画要有力,捺画要写出“脚”。
    • 示范书写: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