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中的沟通技巧?

下面我将从核心理念、不同场景下的沟通技巧、以及需要避免的误区三个维度,为您全面解析教育教学沟通技巧。

教育教学沟通技巧-图1


核心理念:构建沟通的基石

在掌握具体技巧之前,必须先建立正确的沟通理念,这决定了沟通的底色和方向。

  1. 尊重与平等

    • 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人格,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即使他们的想法很幼稚,也要给予尊重和引导。
    • 平等对话:放下“权威”的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多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少用“你必须听我的”。
  2. 积极倾听

    • 听懂“弦外之音”:不仅要听学生说了什么,更要理解他们没说出口的情绪和需求,一个低头、一声叹息,背后可能都隐藏着问题。
    • 全身心投入:与学生交流时,放下手机,停止手头的工作,用眼神、点头等身体语言表示你在专注地听。
  3. 共情与理解

    • 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当学生考试失利时,与其说“下次努力”,不如说“这次没考好,你肯定很难过吧?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
    • 接纳情绪:允许学生表达负面情绪(如愤怒、沮丧),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接纳不等于认同,但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4. 真诚与信任

    •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承诺的事情要兑现,这是建立信任最快的方式。
    • 适度示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坦诚自己的不足或困惑,这不仅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勇于面对、不断学习的榜样。

不同场景下的沟通技巧

课堂教学中的沟通

目标是:激发兴趣、清晰传递、引导思考、维持秩序。

  1. 导入与激发兴趣

    • 技巧:用故事、提问、时事热点、生活实例等方式开场,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讲物理“浮力”时,可以先问“为什么巨大的钢铁轮船能浮在水上,而一根小小的钢针却会沉底?”
    • 话术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视频/听一个故事,它和我们要学的知识有密切关系……”
  2. 讲解与提问

    • 技巧
      • 语言生动化: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
      • 提问层次化: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记忆型”到“理解型”,再到“应用型、分析型、评价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
      • 等待时间: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3-5秒),不要急于催促或自己给出答案。
    • 话术示例:“我们刚才了解了A概念,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它和之前学的B概念有什么区别?”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怎么用呢?”
  3. 反馈与鼓励

    • 技巧:表扬要具体,指出学生的闪光点;纠错要对事不对人,并提供改进建议。
    • 话术示例
      • 表扬:“小明,你今天不仅回答正确了,而且思路非常清晰,特别是你提到的那个角度,老师都没想到,很棒!”
      • 纠错:“小红,你这个解题思路很有创意,但是在第二步的计算上可能出了点小差错,我们一起再检查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4. 维持课堂秩序

    • 技巧:以积极的、非对抗性的方式处理纪律问题,避免公开指责。
    • 话术示例
      • 非语言信号:走近学生、一个眼神示意、轻轻敲敲桌面。
      • 积极暗示:“我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希望XX同学也能跟上我们的节奏,好吗?”
      • 私下提醒:“下课之后,能来我办公室一下吗?我想和你聊聊天。”

与学生个体的沟通(谈心)

目标是:建立信任、了解情况、提供支持、解决问题。

  1. 营造安全氛围

    • 技巧:选择私密、安静的环境,用温和的语气开场,表明谈话的目的和保密原则(在合理范围内)。
    • 话术示例:“XX同学,看你最近好像有点心事,老师很关心你,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找个时间聊聊,你说的任何话我都会为你保密。”
  2. 运用开放式问题

    • 技巧:多用“什么”、“怎么”、“为什么”、“能不能告诉我……”来引导学生多说,而不是用“是不是”、“对不对”等封闭式问题。
    • 话术示例:“能和我说说,最近让你感到最困扰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当那种情况发生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3. 积极倾听与情感回应

    • 技巧:在学生倾诉时,适时给予回应,表示你在听并且理解。
    • 话术示例:“嗯,我明白了。”“这听起来确实很难。”“所以你当时感到很委屈,是吗?”(情感反射
  4.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 技巧:不要直接给出“你应该怎样”的指令,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可能性。
    • 话术示例:“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这个情况呢?”“你觉得尝试哪种方法可能会有效?”“如果失败了,我们还有备用计划B吗?”

与家长的沟通

目标是:建立同盟、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1. 报喜也报忧

    • 技巧:不要只在学生出问题时才联系家长,平时多分享学生在校的进步和闪光点,建立积极的沟通基础。
    • 话术示例:“王妈妈您好,想跟您分享一个好消息,XX同学最近在课堂上发言特别积极,而且帮助了同学,进步非常大!”
  2. 描述事实,而非评判

    • 技巧:客观陈述学生在校的表现,避免使用“懒惰”、“不听话”等标签化词语。
    • 话术示例
      • 不当说法:“您的孩子上课总是走神,特别懒。”
      • 恰当说法:“我注意到,孩子在上午第二节课时,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看向窗外,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好吗?”
  3. 寻求合作,而非指责

    • 技巧:将家长视为教育伙伴,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 话术示例:“XX最近在数学上遇到了一些挑战,我想和您一起探讨一下,我们在学校和家里可以如何配合,帮助他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 技巧
      • 紧急/重要事情:电话或当面沟通。
      • 日常反馈/通知:班级群、家校联系本。
      • 深度问题:预约家长会或单独面谈。

需要避免的沟通误区

  1. 标签化与贴标签:“你就是个‘差生’”、“你太笨了”,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比较与攀比:“你看人家XXX多好,你怎么就不行”,这会引发学生的嫉妒心理和自我否定。
  3. 只说教,不倾听: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4. 情绪化沟通:在自己生气、焦虑时与学生沟通,容易说出伤人的话,做出冲动的决定。
  5. 空洞的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表扬缺乏针对性,长期来看效果甚微,甚至可能让学生害怕挑战,担心“不聪明”了。
  6. 单向的信息灌输:与家长沟通时,只说“你必须……”,而不是“我们可以……”。

教育教学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需要不断修炼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心”——爱心、耐心、同理心,当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并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时,就能建立起积极、健康、高效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