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

核心心法:两大黄金原则

在做任何一道片段阅读题之前,请务必牢记这两个原则:

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图1

  1. 忠于原文,切忌脑补

    • 核心:所有答案都必须基于文段所给的信息,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常识或背景知识。
    • 反面教材:文段说“他今天没吃饭”,你不能脑补“他一定很饿”,更不能脑补“他明天会暴饮暴食”,题目只给了“没吃饭”这一个事实。
    • 正面做法:只根据文段的字面意思进行逻辑推导。
  2. 抓住主旨,是解题的根本

    • 核心:绝大多数片段阅读题(尤其是主旨概括题)的答案,必然是能够准确、全面概括文段核心内容的选项。
    • 反面教材:只看到一个关键词就选,或者只概括了文段的一部分内容,忽略了作者的主要意图。
    • 正面做法:在阅读时,主动思考“作者写这段话到底想干什么?他想告诉我什么?”

解题四步法(标准化流程)

遵循一个固定的流程,可以有效避免慌乱和遗漏。

第一步:快速浏览问题,明确提问方式

  • 目的:带着问题去读文段,阅读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 常见提问方式
    • 主旨类:“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说明/概括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意图类:“这段文字意在表达/阐明?”、“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 细节类:“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不相符的是?”、“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标题类:“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态度类:“作者对……的态度是?”

第二步:精读文段,提炼核心

  • 目的:理解文段结构,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或论述重点。
  • 方法:重点关注以下“信号词”和句子结构。

第三步:对比选项,精准匹配

  • 目的: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符合文段核心和提问要求的答案。
  • 方法:运用“排除法”,将不符合原则的选项逐一排除。

第四步:验证确认,敲定答案

  • 目的:确保最终选择的答案是最佳答案,避免“二选一”时的失误。
  • 方法:将最终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能准确、全面地概括文段,并且没有过度引申。

文段结构分析与核心提炼技巧

这是解题最核心的环节,不同结构的文段,其核心观点的位置也不同。

(一)结构类文段

  1. 总-分结构

    • 特点:首句提出总论点,后面句子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例子进行解释、说明或论证。
    • 核心位置首句
    • 技巧:重点关注首句,后面的内容都是为它服务的,是论据。
    •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智能客服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风控,AI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 核心:首句“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就是核心论点。
  2. 分-总结构

    • 特点:前面先列举现象、数据或进行论述,最后一句或几句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或提出对策。
    • 核心位置尾句
    • 技巧:重点关注尾句,它是文段的落脚点和归宿。
    • :“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统一、长效的垃圾分类推广机制迫在眉睫。”
    • 核心:尾句“建立一套科学、统一、长效的垃圾分类推广机制迫在眉睫”是结论和对策。
  3. 总-分-总结构

    • 特点:首句提出观点,中间进行论证,尾句再次强调或总结观点。
    • 核心位置首句和尾句,通常两者意思相近或相互补充。
    • 技巧:首尾结合,共同概括文段主旨。
    •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应该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 核心:首句说阅读很重要,尾句说要养成阅读习惯,核心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4. 分-分结构(并列结构)

    • 特点:文段由几个并列的句子或分句组成,分别从不同方面谈论同一话题,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
    • 核心位置全面概括所有分论点
    • 技巧:不能只看一部分,必须找到能涵盖所有并列内容的选项。
    •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运动也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提升睡眠质量。”
    • 核心:核心是“体育锻炼的多重好处”,而不是只说“增强体质”或“改善情绪”。

(二)关键词定位法

  1. 转折关联词

    • 常见词然而、却、事实上、实际上等。
    • 技巧转折之后是重点,转折词前面的内容往往是铺垫,引出作者真正想强调的观点。
    • :“他很有才华,但是他不够努力。”
    • 核心:重点在“不够努力”,这是作者想强调的缺点。
  2. 因果关联词

    • 常见词所以、因而、故而、导致、致使、由此可见等。
    • 技巧结果是重点,文段通过原因引出结果,作者通常想强调的是这个结果或结论。
    • :“由于连日暴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因此下游地区必须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 核心:重点是“下游地区必须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这个结论。
  3. 递进关联词

    • 常见词更、更重要的是、甚至、尤其是等。
    • 技巧递进之后是重点,递进表示意思更进一层,是作者想强调的更深层次或更重要的内容。
    • :“他不仅学习好,更重要的是他品德高尚。”
    • 核心:重点是“品德高尚”,这是比学习好更重要的特质。
  4. 结论性引导词

    • 常见词总而言之、由此可见、归根结底等。
    • 技巧这些词后面就是核心观点,它们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
    •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核心:核心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对比选项的排除技巧

这是从“可能正确”到“一定正确”的筛选过程。

  1. 无中生有在原文中完全没有提及,属于主观臆断。直接排除
  2. 以偏概全:选项只概括了文段的局部信息,忽略了其他重要方面,不够全面。排除

    文段说了A、B、C三点,选项只说了A点。

  3. 偷换概念:选项将文段中的某个概念替换成了另一个相近但不同的概念。排除

    文段说“人工智能”,选项说“机器人”,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应用。

  4. 混淆时态:选项将文段中的“已然”(已经发生)偷换为“未然”(将要发生),或反之。排除

    文段说“已取得成效”,选项说“将取得成效”。

  5. 偏离主旨/意图:选项虽然能从文段中找到依据,但它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排除

    文段意在强调“解决问题”,选项却只描述“问题本身”。

  6. 绝对化表述:选项中出现“一定、必然、所有、都、完全”等过于绝对的词语,而原文是相对、客观的表述。要高度警惕,通常不选
  7. 同义替换/精简概括:这是正确答案的特征,它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了与原文核心意思相同的观点,或者对原文进行了更精炼、更准确的概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